峰會模擬“恐怖分子盜核材料” 習近平談應對
2014-03-26 07:38? 陳贄 李斌 徐劍梅?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邱淑群 |
分享到:
|
新華網海牙3月25日電(記者 陳贄 李斌 徐劍梅)仲春時節,荷蘭海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2014年首次峰會之旅,同與會領導人直面核安全這一世紀課題。 核能如火,可以造福,亦能為禍。習近平主席在海牙峰會上首次全面系統闡述中國的核安全觀,為凝聚國際共識、加強核安全貢獻富于建設性的“中國方案” 核能問世,常被形容為“人類第二次發現了火”,為人類未來拓展新的美好前景,也伴生種種安全風險和挑戰。 大西洋東岸、歐羅巴西陸,24日至25日,近60位國家領導人或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5000多位與會者聚首海牙世界論壇會議中心——第三屆核安全峰會會場。 “我們要堅持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把核安全進程納入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24日下午,峰會第一次全會上,習近平主席應東道主之邀首先發言。 這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全面系統闡述核安全觀,為應對這一全球性挑戰提供“中國方案”: ——發展和安全并重,以確保安全為前提發展核能事業; ——權利和義務并重,以尊重各國權益為基礎推進國際核安全進程; ——自主和協作并重,以互利共贏為途徑尋求普遍核安全; ——治標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為目標全面推進核安全努力。 …… 話語的分量,離不開歷史的情境;思想的力量,來自于對現實的思考。 今日世界,核材料流失和擴散風險增大,核恐怖主義威脅不斷抬頭,近年發生的重大核事故更為各國敲響了警鐘。 挑戰復雜嚴峻。加強人類核安全和共同安全,迫切需要更廣泛的國際參與,呼喚新思維、新共識、新機制。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體現了一個核大國的負責任態度,提供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中國思路”。 ——這是清醒的認知:要使核能事業發展的希望之火永不熄滅,就必須牢牢堅持安全第一原則。 ——這是務實的對策:吸引更多國家加入國際核安全進程,深化打擊核恐怖主義的國際合作。 ——這是堅定的擔當:中國將堅定不移參與構建國際核安全體系,促進各國共享和平利用核能事業的成果。 ——這是戰略的眼光:治標還要治本。國際和平、國家友善、文明交流、和睦開放,才能從根源上解決核恐怖主義和核擴散問題,實現核能的持久安全和發展。 “光明前進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我們在核安全領域多作一份努力,恐怖主義就少一次可乘之機。”習近平主席的倡議,從會場迅速傳向世界。 近兩百年前,英國浪漫派詩人雪萊在詩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中,滿心期待普羅米修斯帶來的火種,象征科學和理性的到來,使世界進入一片嶄新天地。 在國際安全領域,中國話語的分量更重,為人類第二次發現的火種——核能繼續造福于世,奉獻更多智慧。 |
相關閱讀:
- [ 03-26]習近平以同事稱呼與會領導人釋疑:為國際慣例
- [ 03-26]中國核安全觀亮相海牙峰會 展示中國卓越貢獻
- [ 03-25]核峰會公報草案要求將钚持有量控制在最低水平
- [ 03-25]核安全峰會在海牙召開 全球“十萬核彈”散落民間
- [ 03-25]世界風險加大與大國的管控責任
- [ 03-25]習近平在荷蘭海牙核安全峰會上的講話(全文)
- [ 03-25]習近平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 [ 03-25]習近平任內首次在境外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