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首聘社會人才“當領導” 5人任副局級、正處級干部曾關注應聘者微博微信考察網上言行 京華時報訊 (記者王晟孫思婭)昨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5名高層次審判人才正式和媒體見面,這5人中既有檢察官、專家學者,也有律師。據了解,這是最高法第一次選拔高層人才擔任局處級干部,其中兩人為副局級,3人為正處級。 去年12月13日,最高法向社會發布公告,公開招聘5名高層次審判人才,共有195人通過組織推薦或個人報名方式參加公開選拔,其中包括專家學者76人,律師75人,黨政機關人員44人。 經過報名、資格審查和專業評審,5名最后入選者將分別擔任刑事審判庭副庭長、研究室副主任、刑事審判庭審判長、民事審判庭審判長、司法研究處長5個領導職位。據透露,這也是最高法第一次用公開招聘的形式選拔高層次人才,這5個崗位包括兩個副局級和三個正處級。這5人中年齡最大的是中央財經大學的法學院院長郭鋒,今年51歲的他將擔任最高法研究室副主任,而年齡最小的是律師事務所律師賈清林,42歲的他將擔任民庭審判長。 據最高法相關負責人透露,公開選拔的目的是為了擴大法官的來源渠道,優化法院法官的結構。此次入選的5人都是博士學歷,擁有非常豐富的司法一線工作經歷。為了充分地了解5名入選者的整體情況,最高法成立了由業務部門、政治部、紀檢組成的考察組,考察組不僅到他們的原單位審查工作經歷,還關注了5人的微博和微信,觀察他們在網絡的言行以及有無負面等情況。 下一步,這5人將按照規定程序提請全國人大任命。為了讓他們盡快完成角色轉換,最高法將集中安排他們到地方法院掛職鍛煉半年,熟悉法院工作環境,積累審判工作經驗。對于未來是否會繼續這種公開選拔招聘方式,這位負責人表示由于這是第一次公開招聘選拔高層次審判人才,最高法還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才能確定以后的方式。 >>馬上就訪 從律師到法官是為職業理想 今年42歲的賈清林此前是北京某律師事務所的主任,也是高級合伙人,此次選拔的職位是民庭審判長。談到此次轉型,他表示,到最高法當法官是實現自己職業理想的最好方式。 “其實很多像我這樣做了十幾年的律師都面臨職業提升的問題。”賈清林說,在很多司法從業人員中,如果經濟收入層面得到解決后,就會更多地追求精神的提升。“對于司法工作者來說,在最高法當法官應該是最高的職業理想。”賈清林說。 |
相關閱讀:
- [ 03-26]發揮工會組織作用 推動人才工程建設
- [ 03-26]男排隊員月收入僅5000元 國家人才難比快遞員
- [ 03-26]縣鄉醫院人才緊缺就醫者少 院長:鄉親們不信我們
- [ 03-26]高砂公司:著力"三個完善" 培育青工人才森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