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系仍無緩和跡象 德專家稱日本國際壓力猛增
2014-04-04 09:15?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藍曉梅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媒體爆出“中方給中日首腦峰會提條件”的當天,中日緊張仍在繼續,多家國際媒體在分析日本擴大武器出口的地區影響。英國《金融時報》3日稱,亞洲陷入老式的軍備競賽,未來15年,亞洲國家將購買110艘潛艇。日本dailypress報道稱,日中關系在繼續破裂,中國一名退役將軍稱戰爭可能性正在增加。這名將軍對比雙方在釣魚島的飛機與后勤支持說,中國擁有優勢。另一名軍事專家則稱,盡管中國可能擁有更多戰斗機駕駛員,但日本一名駕駛員可能相當于三名中國駕駛員,因為他們與美軍一起進行了更多強化訓練和聯合演習。 美國的一些姿態看上去提高了日本的期待。日本《產經新聞》3日的頭條新聞就是援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2日的表態稱,“美國歡迎日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否定中韓的擔憂”。同一天的《日本經濟新聞》說,美國取消派遣艦隊參加中國將在青島舉行的觀艦式,可能是為日本“打抱不平”,因為中國故意將日本自衛隊排除在外。美國《華爾街日報》2日報道了美國新軍事動向:在亞洲擴充海軍陸戰隊。美國海軍陸戰隊被稱為“第二支地面部隊”,目前正接近完成調整,已有1.9萬駐扎在亞太地區,而目標是2017年達到2.2萬。《華爾街日報》稱,美國還擴大了與日本以及澳大利亞的聯合演習,地區盟友正在加強他們自己的兩棲部隊,以抗衡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學者黃大慧認為,安倍公開承諾不參拜的可能性不大,答應這個條件會讓他在國內面臨很大壓力,而參拜問題也是維系他和日本保守勢力關系的紐帶。德國柏林亞洲問題專家夫羅里揚3日則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日政治關系連年冰封,但日本當下國際壓力在猛增:朝鮮第四次核試驗箭在弦上;在克里米亞危機上俄羅斯與美國都在拉中國,日本卻因為綁在美國戰車上惡化了同俄羅斯的關系,美國“重返亞太”的政策則受到很多人質疑。他說,中國領導人最近對歐洲的訪問更體現出中國的外交分量,安倍也去了荷蘭,但日本明顯被歐洲人“冷落”。【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美國、德國記者藍雅歌 李珍 王剛 蕭達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張倍鑫 汪析】 |
相關閱讀:
- [ 04-04]中日關系仍無緩和跡象 德專家稱日國際壓力猛增
- [ 03-09]盤點7年來外長記者會:中日關系等議題從不缺席
- [ 03-09]又逢甲午年:中日關系的僵局與希望
- [ 03-09]外長記者會“中日關系”等從不“缺席”
- [ 03-08]中日關系:在歷史和領土上沒有妥協余地
- [ 03-01]日媒:學日語的中國學生擔憂中日關系影響其出路
- [ 02-21]專家評中日關系:本質是中日美三國關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