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風險正在上升?
2014-04-05 08:02:08??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錦 林錦 |
分享到:
|
IMF為何選擇此時出招?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4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球主要經濟體消費者價格通脹連續第三個月增長放緩,低通脹可能威脅尚未穩健的全球經濟復蘇。因為在低通脹的環境下,一方面,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家庭都難以減少負債。另一方面,如果物價不斷下降,消費者可能會推遲或減少購物支出,那么拉動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便受到抑制,進而增加通貨緊縮帶來的壓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認為,現今金磚五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歐洲國家經濟復蘇勢頭較弱。他分析IMF此番舉措是一種預備方案。他說:“是用以增加安全系數的。出現高風險時才動用,并不意味著將立即啟動使用。”他認為,IMF適度表態將有助于緩和市場壓力,給予民眾信心。 據尹中立分析,IMF此舉說明在全球范圍內金融風險正在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采訪中,他還提到2月在悉尼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與會者提出要將促進經濟增長當作本國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史妍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IMF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她分析指出,IMF啟動新借款安排并不意味著將動用全部資金,IMF只會使用資金池中的一小部分用于貸款項目。 她以美國和歐元區為例分析說明,由于目前美國經濟疲弱,美聯儲將長時間維持非常規刺激,以打消市場恐慌情緒。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雖然2013年下半年各項經濟指標呈現復蘇跡象,但2014年第一季度的形勢便急轉直下。從微觀企業層面而言,自1月1日以來,美國標普500成分股的每股預期盈利出現環比負增長,各項數據發生倒退。 此外,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歐元區第四季度GDP環比+0.2%,低于預期+0.3%。歐元區2013年GDP下降0.4%。縱觀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威脅和金融風險值得注意。 |
相關閱讀:
- [ 04-02]多行業曝信用違約事件引擔憂 專家:不能靠政府兜底解決
- [ 03-16]規范互聯網金融風險不能削足適履
- [ 03-14]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側記:“以百姓之心為心”
- [ 03-13]李克強: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要勇于面對、加強管理
- [ 03-11]“影子銀行”呈多渠道擴張 系統性風險壓力增大
- [ 03-06]楊凱生回應中國影子銀行威脅:沒什么道理
- [ 03-06]楊凱生回應中國影子銀行威脅:沒什么道理
- [ 03-06]打破剛性兌付勢在必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