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唐山4月5日電 (白云水胡向明)5日,百余件與民族英雄節振國有關的珍貴資料在在河北唐山開灤博物館面世,吸引眾多民眾前來瞻仰憑吊這位二戰期間因“刀劈鬼子”而名震四方的民族英雄。 中國煤炭史志委員會專家委員、開灤博物館專家楊磊向年輕人講述著著名抗日英雄節振國生前的工歷卡片。這張早已發舊泛黃的紙制卡片記錄著節振國十多項個人信息。楊磊介紹說,這次發現填補了節振國資方檔案的空白。 節振國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38年,作為工人領袖參加了五礦同盟大罷工,1940年,他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時壯烈犧牲,年僅30歲。節振國的事跡在冀東地區家喻戶曉,多次以小說、評書、京劇、影視劇等藝術形式呈現。 清明之前,開灤博物館通過整理舊檔案、接受捐贈等方式,征集了百余件與節振國相關的文物資料,包括資方檔案、相關書信、王火等著名作家捐贈的創作手稿等。 楊磊介紹,開灤集團人員在整理歷史遺存的10萬余份職工原始工資卡片時,找到了史學界苦尋未果的節振國及其工友的工歷卡片,一共19張。其中,還發現他的兄長節振德的工歷卡片。 記者看到,節振國這張1935年的工歷卡的編號為56222,填寫著姓名、年齡、籍貫、身高、體重等個人信息。在卡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節振國有家人十一口,工資是日付0.70元,工作處所是井下,工作類別是包工二頭子。楊磊介紹說,節振國的工資在當時的工人中屬中等偏上水平,但是仍然難以度日。 楊磊介紹,此前關于節振國的信息都是靠老礦工、老干部、老革命的回憶,而這些卡片是資方的真實記錄,它們的發現填補了節振國烈士研究領域的資料空白。 清明之際,許多市民慕名拜謁,站在許多年輕人中間,節振國的女兒、81歲的節鳳蘭看到父親生前的材料感到無限思念,父親的形象和舊時代的記憶仍歷歷在目。 當日上午,節振國8位后人到冀東烈士陵園掃墓,并為節振國生前戰友周文斌、陳群獻花。節鳳蘭說,“二位烈士沒有子女,每年清明節我都來看望他們,這是母親生前的囑托。”節鳳蘭說,她總是告訴子女,要記住那段歷史,也要樂觀地生活。 來參觀的市民馬田田說,看到這些歷史資料,就像看到了那個灰暗的年代,在清明節,特別應該向英雄表達思念和敬意。 在楊磊看來,在清明時補充這些歷史資料,就是為了讓市民回顧那段歷史,希望年輕人把當年礦工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傳承下去。楊磊透露說,博物館正在籌建紅色紀念園,將復建河北地區最早的黨支部唐山礦黨支部遺址。(完) |
相關閱讀:
- [ 02-28]中國官媒微博推出《打鬼子》網絡游戲
- [ 08-22]合生元披洋奶粉外衣 揭秘假洋鬼子背后的暴利
- [ 05-02]業內人士披露:進口奶粉8成都是“假洋鬼子”
- [ 04-09]戴旭回應質疑稱系假美國鬼子撲上來 被指蠻橫
- [ 03-26]抗戰劇“女俠遭強暴后三箭齊發殺鬼子”片段遭刪減
- [ 02-13]橫店19劇組趕工過年 至少10個劇組“打鬼子”
- [ 07-06]96歲抗戰老兵憶與鬼子拼刺刀 上身刀傷仍清晰可見
- [ 11-20]焦裕祿16歲扛槍抗日 曾被鬼子腳踢棍打灌涼水
- [ 10-25]云南瀘西涉黑團伙如鬼子進村 鄭春云手拿沖鋒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