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河口4月6日電 題:中越邊境的“跨國上班族” 作者 和曉瑩 史廣林 6日,家住越南老街市的姑娘阿里和往常一樣,撐著傘走過南溪河大橋來到中越邊境口岸,辦完通關手續,八點半準時到達河對岸中國河口的一家服裝店上班。 “從起床到公司上班,總共花了半小時,晚上五六點鐘下班回家,午休時還會約上朋友回老街喝一杯咖啡。”每天早上中越河口口岸一開關,等待在口岸大橋國境線以南的越南商人們就會人背車拉,滿載貨物來到河口做生意,許多像阿里一樣跨境工作的越南上班族夾雜其中。 阿里是越南老街市人,兩年前經朋友介紹,到中國河口的某服裝店上班,剛來時阿里對中文一竅不通,連一句“你好”都不會說,而如今的她已經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 阿里說,跨國上班跟一般的上班族沒什么區別,就是每天上下班都要在“越南模式”和“中國模式”間轉換。 “當時有在這邊工作的朋友說工資比國內高,就過來了。已經兩年了,現在一個月可以拿到2000元人民幣。”說到工資問題,阿里表現得很滿意,也因為如此,她告訴記者她短時間內不會換工作。 兩年的時間,阿里每天要跨國兩次,有時候三次,她從來沒有遲到過。 “喏,全靠這個,刷一下就可以了,很方便。”和阿里一樣,越南姑娘楊小花和鄧思桃每天也這樣來回。她們手中拿著一張類似銀行卡的卡片,在河口邊檢站的自動通關系統刷了一下,第一個關卡立即打開;接著走到一旁指定的區域,將手指放在指紋識別器上,眼睛望向攝像頭,只聽嘀的一聲,第二個關卡也隨即打開,而這個過程只需要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這個,拿著邊民證就可以去申請的。”楊小花告訴記者:“這邊的飯店、服裝店、美發店里的員工基本上都是我們越南人。” 記者走進河口多家小吃店,里面的工作人員都是說著流利中文的越南人。 “越南人踏實又吃苦,每個月給1000多元人民幣的工資他們不會嫌這嫌那的。”一家經營越南小卷粉的小吃店老板告訴記者,從越南到河口的務工人員流動性小,這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所以河口的很多商店以及企業都喜歡招聘越南人。 在中越邊境口岸,一條橫跨紅河的大橋將中國河口和越南老街緊緊相連。“近幾年口岸也一直在變,硬件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邊民來往通關越來越便捷。在他們看來,每天上班其實就是跨過一座橋的事情,沒有出國的概念。”中國河口邊防檢查站副站長梁明金告訴記者,中越邊民同宗同族世代相交,無論在貿易上還是生活習俗上都沒有明顯的差異,隨著兩國邊民交往的日益加深,這種“跨國上班”的現象也成了兩國邊民日常生活當中最普通不過的事。(完) |
相關閱讀:
- [ 03-16]燕郊跨省上班族:排200米隊等車 每天演“春運大戲”
- [ 03-03]北京已開通50條定制公交線路 成上班族出行新選擇
- [ 02-06]北京上班族春節無休可領17倍日均工資
- [ 12-28]除夕“年夜飯”訂購走俏 中國上班族力求“工作團圓兩不誤”
- [ 01-15]北京政協委員建議地鐵漲價給上班族打折
- [ 12-23]北京數十萬上班族居住河北 每早五點出門擠公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