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鹽都區潘黃街道境內一女孩小雯(化名)輕信“支付寶被凍結”的謊言,將信用卡號以及系統發過來的“驗證碼”連續四次告知對方,結果每次被騙5千元,共被騙走兩萬元。 案例匯總 當日上午,小雯在網上購買了價值100元的商品。下午,她接到陌生男子用陌生號碼13062456XXX打來的電話。在電話中,對方稱其支付寶被凍結了,不能與小雯交易了,將退款給小雯,要求小雯提供信用卡賬號。小雯信以為真,便將自己的卡號告訴了對方。不久,小雯的手機第一次收到了“你的卡號支付5000元,驗證碼:164517”的短信,對方仍稱“現在是支付寶凍結期間,有好多人刷卡交易,你還需將驗證碼報過來。”就這樣,小雯手機先后四次收到驗證碼不一致的信息,并每次將驗證碼告訴對方,后發現自己的信用卡共被扣款兩萬元。 手段剖析 當前,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上支付逐漸成為消費者網上購物的首選付款方式,但同時也引來了一些不法人員的“青睞”:這些不法人員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買家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當買家購物后,便冒充網站客服人員或賣家撥打電話,以買家(或賣家)賬戶資金被凍結需要核實或退款為由取得買家信任,讓買家提供信用卡(支付寶)卡號、密碼以及系統發過來的驗證碼,或者直接要求買家將資金轉移到另一個信用卡或支付寶賬戶上,導致資金被騙。有時,不法人員還會誘使買家在釣魚網站輸入卡號、密碼等,從中騙取資金。 警方支招 警方提醒,遇到陌生電話,要注意甄別,特別是涉及資金安全的電話,不要輕易相信,千萬不要將自己的卡號及其密碼、系統發送過來的驗證碼告訴別人。否則,將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甚至影響到其他賬戶資金的安全。 |
相關閱讀:
- [ 04-10]臺男子自組詐騙集團出獄后重操舊業 生日落網
- [ 04-10]日本高法判定:隱瞞黑社會身份開戶系詐騙罪
- [ 04-10]福州:小伙遭遇電話詐騙 銀行不凍結賬戶惹爭議
- [ 04-09]謊稱能幫人入讀公辦小學 男子騙得5人7萬元
- [ 04-09]詐騙慣犯冒充武警干部 進洗浴中心不查消防專找茬
- [ 04-09]騙子冒充警察進行電話詐騙 一女子被騙走29萬元
- [ 04-08]團伙演雙簧設退稅圈套 女子輸驗證碼蝕財10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