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4月15日電(記者 張建松)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取得豐碩成果,15日乘坐“雪龍”號凱旋。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國家海洋局和上海市政府聯合舉行了簡樸熱烈的歡迎儀式。 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是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后,開展的首次南極考察。257名科考隊員在160天考察期間,圓滿完成30項科考任務、15項后勤保障任務,在南極建立了我國第四個科學考察站——泰山站,進一步拓展了我國南極考察的廣度和深度;“雪龍”號首次完成環南極航行考察,總航程3.2萬海里,并抵達南緯75度20分開展大洋科學考察。這是中國船舶迄今到達的最南緯度。 “雪龍”號在環南極考察航行期間,成功援救了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的52名被困人員,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贊譽,彰顯了我國作為負責任極地大國的良好形象。在撤離重冰區之際,“雪龍”號自身被困受阻,引起全國人民極大關心,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的指示,國家海洋局在第一時間成立了應急小組指揮“雪龍”號脫困。在前后方的共同努力下,“雪龍”號抓住有利的天氣時機,自主脫困,成功突圍。 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還涌現了諸多科學考察亮點。在南極格羅夫山考察中,順利進行了冰雷達探測、天然地震觀測、生態環境、冰蓋進退與古氣候事件等考察,安裝了10臺天然地震觀測儀器,共收集南極隕石583塊,使我國擁有南極隕石總數達到12035塊。在南極半島海域和普里茲灣海域的大洋考察中,首次布放了一套防冰山碰撞結構的海洋潛標系統;首次在南極半島海域開展海洋湍流的觀測項目;首次完成羅斯海走航地磁力線8條測線;首次在南極半島采集到海蜘蛛等生物樣品;地質專業柱狀樣的取樣長度打破紀錄。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南極維多利亞地新建一個科學考察站。本次考察圓滿完成了新建站前期的工程地質勘查、測繪、氣象站安裝、站區1:2000工程地質填圖等調查準備工作,為后續建站提供了翔實的科學數據。 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完成南極現場任務回國途中,緊急接到命令,再次奔赴西風帶海域執行搜尋馬航失聯飛機的任務,并臨時擔任中方船只的現場指揮船。考察隊員以頑強意志和高度責任感,24小時值守瞭望,竭盡全力在西風帶進行搜尋。在10天的搜尋期間,“雪龍”號共航行2600多海里,搜尋面積1.17萬平方海里。 |
相關閱讀:
- [ 04-15]中國科考船沖繩海槽遭日方阻撓 與東海劃界爭議相關
- [ 04-08]中國最先進海洋科考船“科學”號執行首次科考任務
- [ 04-02]中科院專家科考世界考古史上保存質量最好的小麥
- [ 03-30]中方“海巡01”輪擔綱西澳搜尋區現場指揮船
- [ 03-27]外交部:未來將有8艘中國艦船在相關海域開展搜救
- [ 03-21]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南大洋調查成果豐碩
- [ 03-20]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南大洋調查成果豐碩
- [ 03-05]南極旅游管理亟須加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