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池塘的紅色污水 在金華市婺城區長山鄉石門村,一塊偏僻的空地上,散落著幾處簡陋的工棚,一些廢舊的塑料破布被隨意地堆放著,這里就是附近村民口中“臭氣熏天”的非法加工點。因受不了刺鼻的味道,就連作業的工人也是戴著口罩。 在工棚邊上有一個籃球場大的池塘,漂洗完塑料袋的污水被直接排放到了這里。經過長時間的積淀,整個池塘呈現令人觸目驚心的鮮紅色,上面還漂浮著許多白色泡沫,猶如被血染過。 “池塘是工人挖的,就是專門拿來放水,水放在這里自己會慢慢滲走。”企業老板李先生也知道,像這樣污染的企業是無法獲得審批的,于是在今年年初,選擇了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開工,躲避檢查,他說:“其實只是為了賺錢?!?/p> 17日,這個污染嚴重的非法加工點被附近村民舉報,迅速受到了當地媒體的關注。村民王先生抱怨說,工廠機器一天開到晚,污水排出來以后還經常漏到下面的田地里去。 十天內限期拆除 接到群眾反映后,17日上午,長山鄉政府以及當地環保局、國土資源局、行政執法局人員趕到了現場進行處理,并下發了責令限期拆除通知書。 那整改的的最新進展如何?18日,記者聯系到了牽頭處理此事的長山鄉人大副主席陳長征。 陳長征說,17日,供電部門就已經采取拉閘斷電處理,我們限企業老板在十天內,將廢舊塑料清理干凈,將違章建筑拆除完畢,“今天上午八點四十,我又去了現場查看,他們已經停工了,但人都還在,因為需要時間去清理干凈。 隨后,記者又從婺城環保分局環境監察大隊了解到,相關執法人員已經對污水進行了采樣送檢,并責令該企業停產,下一步將督促當地政府部門拆除該工廠,待送檢水樣結果出來后將做相關處理。(完) |
相關閱讀:
- [ 04-18]市民聲討城市隱憂“光污染” 監管遭遇法規空白
- [ 04-18]水價提了,水質會好嗎
- [ 04-18]中國水污染事故每年1700多起 水源地污染觸目驚心
- [ 04-18]湖南雄黃礦砷污染殃及千人 癌癥高發村民沒錢看病
- [ 04-18]土壤污染“家底”揭開 治理刻不容緩
- [ 04-18]石家莊初步確定大氣污染來源 煤煙塵占比最高
- [ 04-17]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
- [ 04-17]滇池水質進入拐點時期 主要污染因子濃度下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