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西高東低趨勢不改 沿海經濟調整轉型
2014-04-23 06:45:5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西部省份加大投資 沿海經濟調整轉型 GDP增速西高東低趨勢不改(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宦 佳 隨著近期各省份一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的相繼發布,GDP“西高東低”的格局已經顯現,沿海多個省份增速有所回落,同時西部省份則表現突出,重慶、新疆等地均以超過10%的漲幅跑贏全國平均增速。專家表示,GDP數據呈現此種格局是經濟結構調整時期的必然結果。就未來而言,隨著產業轉型的深入和調整步伐的加快,盡管增速可能會放緩,但質量會更加提升。 首季增速呈現西部快跑 從已公布的首季度GDP數據來看,東部沿海和西部內陸明顯冷熱不均。數據顯示,一季度重慶國內生產總值以2982.71億元、同比增長10.9%位列全國第一,超出全國平均7.4%的水平3.5個百分點;新疆也以10.2%的增速“跑贏”全國平均增速2.8個百分點。 同時,受外貿疲軟影響,廣東的數據在首季度回落至7.2%。浙江則同樣受外貿影響,GDP增速降至7.0%,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也未達到浙江省政府提出的8%的增長目標。 與東部沿海外貿不振的形勢相比,西部的外貿逆勢上揚成為一大亮點。重慶市統計局副局長張富民表示,重慶在一季度實現進出口總值1318.14億元,同比增長82.3%,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86.0個百分點。 “重慶能實現進出口的高速增長,首先是因為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創新內陸加工貿易的發展方式,垂直整合產業鏈,實行‘整機加零部件’一體化配置。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的進出口保持高速增長,尤其以筆記本電腦為代表的加工貿易是拉動全市進出口的主要動力。”張富民分析指出。 東部多轉型西部正補短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內陸和沿海地區面臨不一樣的經濟發展階段。 “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高于沿海地區本身也合理,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到了成熟階段,增速適當降低正常,而西部的發展階段是滯后的,其后發潛力比較大。”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 盡管東部沿海增速放緩,但結構調整取得的調控成果不容質疑。“7%的增速是浙江主動調控的結果。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速都有較快增速。這樣的結果,說明結構調整已取得新的進展。”浙江省統計局副局長王杰表示。 相比之下,西部本身經濟基礎較弱,目前西部省份的增長動力仍離不開政府投資的大力拉動,經濟向好的基礎和動力仍在,經濟平穩增長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局長王忠山表示:“新疆GDP增速較高的含金量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長質量上,新型工業化的深入促進了優勢資源的轉化,私營及合資資本的不斷引進也使得煤炭、電力、裝備制造等非石油工業不斷增長,這是新疆GDP漲幅能超過10%的重要原因。” 西快東慢現象仍會延續 “隨著東部經濟結構的調整,GDP速度肯定不會像過去那樣高,但是質量是會明顯提升的,服務業占比會逐漸加重。而西部大開發、中西部調整等一系列國家的宏觀調控手段,使得西部的增速看上去明顯快于東部,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東部的經濟增速隨著轉型的深入逐漸放慢,在未來幾年的大格局里基本會保持這樣一個情況。”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對本報記者表示。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中西部省份GDP基數小,從而保持較快增速相對比較容易,尤其在國內產業正進行梯度轉移、宏觀政策給中西部地區一系列利好的情況下,內陸省份將迎來更多機會,可能會繼續保持向上趨勢。 牛犁指出:“根據‘十二五’規劃制定的區域發展規劃,部分西部的生態涵養區應該說并不鼓勵開發,但是按照全國的總體發展要求來看,西部各省份也都希望能夠加快自己的速度,因此也加大了公路鐵路、城鎮化等基礎建設投資,這對于西部的增速加快也有一定的影響,但從未來長遠角度看,全國都會面臨進一步的調結構壓力,西部的GDP增速可能也會承壓下行,在保持‘西快東慢’的基本格局下跟全國具有統一的步伐。” |
相關閱讀:
- [ 04-22]漳州首季度GDP增長預計10.9% 躍居福建省第四
- [ 04-19]一季度北京GDP增長7.1% 增速同比回落0.8個百分點
- [ 04-19]北京一季度GDP增7.1% 統計局稱雖放緩但穩中向好
- [ 04-17]外媒關注中國一季度GDP增長7.4%:經濟有望企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