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六成監測點地下水質“差” “好水”比例逐年下降北京建最密網絡實時監測全城地下水質 昨天是第45個世界地球日,國土資源部當天發布的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全國203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監測點總數為4778個,其中水質呈較差級的監測點2095個,占43.9%;水質呈極差級的監測點750個,占15.7%。二者相加接近六成。 發布 個別監測點重金屬超標 2013年,全國203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監測點總數為4778個,其中國家級監測點800個。依據《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綜合評價結果為水質呈優良級的監測點498個,占監測點總數的10.4%;水質呈良好級的監測點1287個,占26.9%;水質呈較好級的監測點148個,占3.1%;水質呈現較差級的監測點2095個,占43.9%;水質呈極差級的監測點750個,占15.7%。主要超標組分為總硬度、鐵、錳、溶解性總固體、“三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和銨氮),硫酸鹽、氟化物、氯化物等,個別監測點水質存在重(類)金屬鉛、六價鉻、砷等超標現象。 與上年比較,有連續監測數據的水質監測點總數為4196個,分布在185個城市,其中水質綜合變化呈穩定趨勢的監測點有2795個,占66.6%;呈變好趨勢的監測點有647個,占15.4%;呈變差趨勢的監測點有754個,占18.0%。 分析 “好水”比例呈逐年下降 “總體來看,2013年,在全國有連續監測數據的水質監測點中,地下水水質綜合變化趨勢以穩定為主,呈變好趨勢和變差趨勢的監測點比例相當。”公報這樣總結。 京華時報記者梳理2011年至2013年公報發現,3年來,全國地下水的水質呈逐年下降趨勢。 2011年呈優良、良好和較好水質的監測點占總數的45%,2012年和2013年,這一比例分別降至42.7%和40.4%。 與此相對應,從2011年至2013年,水質較差和極差的監測點占總數的比例分別為55%、57.4%和59.6%。 背景 環保專家質疑監測標準 對于2013年公報披露的全國地下水水質監測數據,知名環保專家、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昨晚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確實能看出地下水水質逐年變差的趨勢,但公報中的結論性數據過于簡單,無法作更多評價。 去年3月,趙章元在翻閱北京律師黃樂平向國土資源部申請信息公開獲得的全國地下水水質監測報表后指出,國土資源部門監測水質使用的還是國家技術監督局1993年制定的《地下水質量標準》。在該標準中,地下水質量的分類指標共有39項,而報表中的監測數據只有36項指標,包括上述標準中的23項指標和不在標準中的13項指標。此外,部分城市的監測點水質監測缺項很多,并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有一項沒有數據,都沒有辦法計算出水質的總體情況。”趙章元說。 |
相關閱讀:
- [ 04-22]全國地下水質:近六成監測結果為“差”
- [ 04-22]菲律賓海軍將自造雷達 欲購以色列雷達監測中國
- [ 04-22]中國將加重環境違法處罰 監測作假將連帶擔責
- [ 04-21]英國:新電子眼鏡可監測生物反饋 判斷用戶對網頁興趣
- [ 04-17]故宮公開4.4億資金用處 監測系統發現壞人可噴霧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