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減速民生改善提速 就業逆勢創新高新政實惠多
2014-04-24 06:40? 白天亮?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GDP減速,民生改善提速(一季度經濟發展亮點) 本報記者 白天亮 經濟下行,會不會影響就業?老百姓的收入會不會跟著往下走?當一季度中國經濟發展的成績單出爐,這些曾經的擔心一一被化解。 就業穩中向好,城鎮新增就業超過300萬人,好于去年同期,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30%; 居民收入不僅跑贏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更跑贏GDP和財政收入,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花錢有底氣; 城鄉居民養老并軌、單獨二胎啟動、勞務派遣員工“同工同酬”……民生領域的改革,為百姓送去更多實惠。 經濟增長腳步放慢,民生改善步伐卻在加速——這成為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 就業逆勢創新高 超過300萬人捧上新飯碗——一季度就業表現格外搶眼,超過去年同期、創出新高。就業市場的良好狀況,讓數億勞動者擁有穩定的收入,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 就業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通常,經濟好、就業旺,經濟下行,就業困難。此番經濟持續放緩,為何就業似乎未受影響? “經濟一直在增長,只是增速下降,這是最重要的?!比肆Y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說。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長7.4%,與新世紀頭十年平均達到10%的增速比,回落態勢明顯。但這只是增速放慢,不是負增長,7.4%放在全球,仍是“中高速增長”。只要經濟在增長,所創造的財富增量就在擴大,對勞動力的需求也會持續增加。 莫榮分析,就業穩中向好的背后,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就業彈性在提高,這主要得益于經濟結構在不斷優化、經濟的總盤子在擴大。就業彈性是經濟增長每變化一個百分點所對應的就業數量變化的百分比。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已居全球第二,同樣是GDP增長1個百分點,帶來的實際增量要比以往更多,對就業產生積極影響。更重要的是結構調整有新突破。一季度,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49.0%,較去年同期繼續提高;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速達到7.8%,高于二產的7.3%和一產的3.5%。而第三產業對就業的帶動力更強。 政策對就業的促進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去年以來,我國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為小微企業減免稅費,激發著全社會創業就業的活力。目前全國已有超過955.35萬戶小微企業享受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和營改增稅收優惠政策。“小微企業是就業創業的主要平臺,扶持小微企業發展,也是完成今年新增就業1000萬目標的重要舉措?!必斦控斦茖W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 收入跑贏GDP GDP增速放慢,居民收入增長沒有放慢。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名義增長11.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 8.6%的增速令人欣喜:高于去年全年的居民收入增速,201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也高于同期的財政收入增速,一季度居民收入名義增長速度比財政收入的增速高出近2個百分點;還高于GDP增速,一季度GDP增長7.4%。 “居民收入跑贏CPI不難,能否跑贏GDP、跑贏財政收入才是人們一直以來最關注的。一季度居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這是一個好勢頭。”中國(海南)發展改革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居民收入跑得快,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招工難”現象在我國部分地區延續,勞動力供求對比逐步改變,促使企業以更高的價格招聘合適的員工,帶來工資水平的較快上升。此前國務院制定的“提低、擴中、控高”等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也在逐步落實中。在去年全國27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基礎上,今年以來又有9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在13%左右,最高的上海市超過1800元。今年1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十連漲”,平均漲幅10%。目前已有25個省份啟動實施第十次調整,調整后的月均養老金超過2000元。政府的這些舉措,直接或間接地提高了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居民收入不斷增加,才能提高消費能力、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边t福林這樣認為。 居民收入增長的同時,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步縮小。一季度,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22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2%。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3,比上年同期縮小0.06。盡管城鄉收入差距仍然不小,但畢竟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說明近幾年糾正城鄉收入差距過大的政策正在發揮作用,這也是促進收入公平的重要方面。 民生新政實惠多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民生領域的多項改革新政率先啟動,實實在在地改善著人們的生活。 2月底,城鄉居民養老“并軌”,同時出臺政策使居民養老和職工養老可以順暢轉續。這一養老新政中,農民工是最大的受益群體?!皩︷B老心里有底了?!痹诰┬薜罔F的陜西籍農民工陳軍說。之前,他一直猶豫究竟該在老家參加新農保,還是在務工地參加職工養老保險。選擇前者,他覺得年老后未必回鄉務農;選擇后者,他又擔心在務工地繳的養老保險不能在年老后轉回家鄉?,F在,陳軍打定主意:“參加職工養老,60歲后也和城里人一樣按月領養老金?!?/p> 3月1日起,新的勞務派遣規定開始實施?!巴ね辍薄ⅰ皠趧张汕踩藛T比例不得超過用工總量10%”、“不得歧視被派遣勞動者”,這一項項針對性極強的規定給全國上千萬派遣工送去了溫暖?!巴馊丝纯战氵@個工作挺光鮮,其實我是一名勞務派遣工?!痹诤娇展竟ぷ鞯男煨〗阆M枵叽猴L轉成一名正式的合同工,“就算還是派遣工,只要同工同酬我也滿足了?!?/p> 4月22日,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黑龍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至此,全國已超過20個省份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趕上了生兩孩的‘頭班車’!”自從今年1月安徽省宣布“單獨兩孩”政策,已有一女的“70后”職員小張就開始戒煙戒酒,準備生第二個孩子?!澳軌蛟俅巍矶∵M口’,對全家都是件大喜事。” 民生改善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支持。今年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9.3%,財政支出則增長了12.6%,并繼續向民生領域傾斜,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4.2%,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26.4%,教育支出增長14%,城鄉社區支出增長17.7%。 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民生。一季度就業向好、居民收入增加、物價穩定、民生事業快速發展,表明經濟增速仍處于合理區間。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將為經濟“穩中有進”注入更持久的動力。 |
相關閱讀:
- [ 04-23]經濟統計收權擠水分 一季度1/3省級GDP增速低于全國數據
- [ 04-23]GDP增速西高東低趨勢不改 沿海經濟調整轉型
- [ 04-22]漳州首季度GDP增長預計10.9% 躍居福建省第四
- [ 04-21]“大煉鋼鐵”式GDP:走好!不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