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從昨天(23日)晚上到今天(24日),武漢居民心里有些發慌。因為昨晚,武漢市政府應急辦發布消息說,漢江武漢段水質出現氨氮超標,東西湖區兩個水廠的取水口水質受到污染,先后緊急停產,有30多萬居民用水受到影響。 聯想到蘭州水污染事件,很多居民連夜出去買礦泉水,首先是家里停水了,其次,就算是水來了,心里也打鼓,不敢喝。 今天(24人)上午,記者趕往武漢市東西湖區余氏墩水廠取水點,發現這里一片寂靜,沒有了往日取水時水泵的抽水聲,而余氏墩水廠內也處于停工狀態。受停水影響,靠近余氏墩與白鶴嘴附近出現了水壓低及停水的情況。正在超市購買純凈水的居民劉女士稱,從昨天晚上8點左右家里就開始停水,直到晚上12點左右來水,今天上午從10點左右又開始停水,由于停水很突然,沒有任何通知,無奈之下只能到超市里整件購買純凈水。 劉女士:夜晚估計12點鐘來了水,到今天早上10點鐘又停了。 市民:沒通知我,就沒有準備,看了報紙才知道,我買一箱水,一箱是12瓶吧。 根據武漢市應急辦昨晚發布的消息,因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超標,東西湖區白鶴嘴水廠出廠水質氨氮超標,昨天下午4點34分停產,隨后,東西湖區余氏墩水廠取水口也出現氨氮超標,于昨晚7點30分停產。 據了解,東西湖區一共有四家水廠,而這其中兩家水廠的停產,導致宗關以下古田片區、發展大道以北、吳家山、將軍路等五大片區,30萬人用水受到影響。而由于東西湖區供水管網獨立成網,與中心城區管網并不相同,因此中心城區用水并未受影響。 武漢市環保局趙主任表示,22日中午以后,漢江武漢段部分水廠檢測數據顯示氨氮濃度上升較快,隨后市環保局展開80多項污染源分析,基本確定主要污染物為氨氮。 趙主任:基本確定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受影響的是水廠上游,包括下游宗關當時還沒有影響。7點開始兩小時,對水廠取水口氨氮檢測,水廠自己也在做,我們也在做,密切關注取水口的變化和污水潭下雨的軌跡。 截至到今天(24日)凌晨1時40分,停產的東西湖區白鶴嘴水廠出廠水質正常,恢復生產。而本來在今天早上5點恢復供水的余氏墩水廠,后來又一次因為取水口水質不達標而在上午9點40分停產。截至記者發稿時,武漢市除余氏墩水廠其他所有水廠已經恢復正常。 武漢市水務集團表示,受污染自來水未進入管網,市民也可以放心使用。對于這一次水質氨氮超標的原因,武漢市環保局趙主任表示,由湖北省環保廳統一進行調查分析。 趙主任:因為根據環保部相應規定,我們認為是上游來水,不是我武漢市境內的污染主要造成的,這個調查有上一級環保部門組織進行調查,成因分析都由做出。作為武漢市環保局,有這個結論一般我們不分析,也不參與調查,最后等省環保廳會發布有關信息。 對于市民關心的,漢江武漢段水質污染源何時可以散去、取水口水質何時恢復正常,武漢市環保局趙主任作出分析。 趙主任:目前情況可能不是太樂觀,漢江武漢段目前的水流速度非常緩,下瀉流量非常低,主要原因是長江水位上漲頂托,也就是說漢江的水流不出去,也意味著受影響的污水下瀉比較緩慢,可能還要持續,昨天樂觀估計是24小時,今天的情況分析有可能會超過,再根據今天上午檢測的數據來看,污水團往下移的速度緩慢,比我們預期的要慢,這個要根據具體水位變化情況再來分析。 武漢市應急辦主任葉楊表示,目前,按照國家應對影響水質公共安全時間的處置標準,目前全市供水水質安全可控。 葉楊:我們也對7個水廠出水口的水質加強了檢測,從兩小時檢測一次,提高到1小時,提高到從昨天晚上的到現在開始的每半小時一次,只要發現了我們出水口的,經過自來水廠處理出水口的水質不達標,這個水廠肯定就停產,堅決不能讓未達到國家標準的自來水進入供水管道。 有媒體統計,今年1~3月份,全國范圍內媒體曝光的自來水異味事件有10余起,平均差不多每周一起。當然并不是每一起異味事件最終都被證明是當地自來水水質不達標,但是從每個人家中的自來水是否安全,成為了近期每個人關注的話題。 自來水公司要嚴格水質檢測,一旦水質檢測出現了問題,政府相關部門,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并且立即處理。停水總比讓居民喝下去受污染水要強。 目前,自來水從源頭到水龍頭的監管涉及3個部門。水源地的保護屬于環保部門的職責,從自來水到水龍頭的管理屬于建設部門,而整個環節的衛生監督工作又屬于衛生部門下屬的疾控中心。(湖北臺記者馬艷 黃文 王超 童曼絲) |
相關閱讀:
- [ 04-24]武漢兩水廠水質氨氮超標 官方稱污染水未入管網
- [ 04-23]全國六成監測點地下水質差 個別監測點重金屬超標
- [ 04-23]蘭州受污染4號自流溝將具備使用條件
- [ 04-22]蘭州威立雅水務公司首次公開道歉 稱暫未研究賠償
- [ 04-22]蘭州威立雅老總道歉 敷設的新供水鐵管3月內完工
- [ 04-22]媒體稱京津冀各自封閉:車都不讓進 談何一體化
- [ 04-22]蘭州城下埋巨大隱患 輸水管道被含油地下水腐蝕
- [ 04-22]環保法修訂草案四審:引咎辭職將納入環保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