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關注李克強系列決策 稱增強市場“發動機”
2014-04-26 18: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松綁民間投資是“很好一招”,能在拉升民間投資、為增長提供動力的同時,避免加劇債務危機和產能過剩。更多投資機會的出現,還將有望改變民間資本聚集于房地產市場并推高房價的現狀。中國金融信息網稱,長期以來,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一直面臨“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的困惑。現在推出一批具體項目,彰顯言出必行的改革魄力,大大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社會預期。 路透中文網稱,民營資本具有更高的投資熱情和盈利能力。如果能對民資放開壟斷行業,對提高全社會投資水平與提升投資效率有著積極意義。巴克萊銀行評論稱,常務會的表態反映了政府通過加速投融資機制改革來穩增長的目標,向民資開放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將幫助提振經濟、避免政府債務進一步增加。 向民間資本開放80個基建項目,符合“克強式刺激”的特點,能夠兼顧“惠民生”、“穩增長”、“調結構”、“促升級”。東方證券認為,此次推出80個示范項目大多屬于新型基建投資,兼顧“效率、民生、改革和轉型”,符合“克強式刺激”的特點,穩增長調結構“一石二鳥”。如果迅速落地,不僅有利于對沖房地產投資下滑,同時有利于改善民生,也為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穩增長”的同時,實現經濟結構轉型與產業結構升級。 中信證券認為,從此次會議規劃的7個放權領域和80項示范工程來看,屬于增量投資政策,部署兼顧了短期穩投資和長期促進國企改革轉型的目的。《中國證券報》稱,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穩增長的又一重大決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有利于拓寬穩增長的籌資渠道、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影子銀行風險。《北京商報》分析稱,刺激與改革手拉手,沒有單純的刺激,也沒有孤軍的改革,這或許是“克強經濟學”的特征之一。匯豐銀行評論稱,80個主要基建項目向民資開放的表態特別重要,是在關鍵資源上打破國企壟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部署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為本屆政府的“寬進嚴管”政策走向注入新的內涵,對促進建立國資和民資共同遵守的市場秩序具有長遠和基礎性的積極意義。新華網稱,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工作時,提出了一系列旨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規范市場秩序的新措施,從而為本屆政府的“寬進嚴管”政策走向注入新的內涵。 《第一財經日報》稱,無論國有資本還是社會資本,都是驅動市場的“發動機”,只有這兩個引擎共同作用,才能讓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此次常務會的舉措是從政府層面打通兩大引擎的隔閡,既厘清市場與政府的關系邊界,也平衡國資與民資的利益格局。無論市場主體是國資還是民資,在法律面前都應該平等,建立大家共同遵守的市場秩序。 《經濟日報》認為,當前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并不意味著政府徹底撒手不管,目的恰恰是在放權的同時加強監管。此次會議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相關部署,雖不會對市場投資與交易等產生即刻影響,卻具有更加長遠和基礎性的積極意義。(完) |
相關閱讀:
- [ 04-26]李克強:做好綠色智慧城市合作試點
- [ 04-25]李克強 張德江會見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 [ 04-25]李克強會見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 [ 04-25]李克強:繼續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
- [ 04-24]李克強在京會見美國國會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坎托
- [ 04-24]李克強:繼續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