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為官不為”者過不了關(評論員觀察) 反四風、改作風,就要反對庸官、懶官、太平官,就要樹立鮮明的價值導向:為了做事才當官,而不是為了當官才做事,更不能為了保官不做事 在基層采訪調研,能明顯感受到黨風政風的新變化。與此同時,也不時聽到這樣一種聲音:緊箍咒多了,不想干事了;違規風險大了,不敢干事了。類似觀點,貌似合乎情理,卻經不起推敲。“遵守規矩不是無所作為”, “‘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日前中央領導的講話,可謂切中其弊、正當其時。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改作風,是為了洗澡治病、輕裝上陣,更好地推動改革、謀劃發展。換言之,“三嚴”是為了“三實”,“干凈”是為了“干事”,既不能拿“干事”替“不干凈”找理由,更不能以“干凈”為“不干事”找借口。為了不出事,寧愿不干事;規矩多了,干勁小了,一些人把“改作風”與“干事業”人為對立起來,不僅是對使命職責的消極逃避,也是對改進作風的誤解誤讀。 事實上,因“為官不易”,索性“為官不為”,本身就是四風的突出表現。道理很簡單,花拳繡腿不解決實際問題,不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光說不練不給群眾辦事,不正是典型的官僚主義?如同毛澤東同志當年批評的,“人云亦云,得過且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這何嘗不是一種變相享樂主義?倘若占著位子卻不作為,導致資源浪費、機遇流失、矛盾激化,豈不是更為嚴重的奢靡之風? “啥都不干,難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擔風險。組織考核,沒有缺點。”就此而言,反四風、改作風,就要反對庸官、懶官、太平官,就要樹立鮮明的價值導向:為了做事才當官,而不是為了當官才做事,更不能為了保官不做事。“為官避事平生恥”,能干事、敢擔當、有作為,這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從政之要,也是評判一個干部境界高低的標尺。應該做的事,頂著壓力也要干;應該負的責,冒著風險也要擔。否則,啥也不能,為啥選你?啥也不干,要你干啥? 一些人常抱怨現在“環境不好”、干事不容易,甚至動輒得咎。事實上,這些同志首先應檢視的,是自身能力素質。回歸為民本色,是否從思想深處進行了糾偏?告別行政意志,是否懂得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走進信息時代,是否學會了在輿論監督下工作?掃除不良積習,是否真正做到了“打鐵先要自身硬”?回答好這些命題,才能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覺;才能跟上群眾期待、保持與時俱進;才能真正把轉作風與抓改革、促發展統一起來。 |
相關閱讀:
- [ 04-22]良好考核機制才能防治“為官不為”
- [ 04-22]國家治理現代化要從治理 “為官不為”開始
- [ 03-10]代表委員建言反腐敗:壓力要層層傳導
- [ 03-03]談所謂“官不聊生”現象
- [ 02-12]“官不聊生”是偽命題 公務人員須清除特權意識
- [ 01-26]中國紀檢監察報:讓“為官不易”者不為“官”
- [ 01-20]“為官不易”折射反腐倡廉“效果不錯”
- [ 01-18]從嚴治吏致為官不易? 專家稱抱怨系權力觀錯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