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沈陽5月1日電(記者石慶偉、李克瑤)沈陽市文物部門29日向社會公布了沈陽農業大學后山舊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的初步成果,該遺址發現了距今1.5-11萬年的多層位舊石器文化層,以及距今7-7.3萬年的古人類建筑遺跡。這在東北地區露天遺址中尚屬首次,將沈陽地區有人類活動歷史從新樂文化的7200年提前至距今11萬年左右。 經有關部門批準,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沈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組成舊石器聯合考古隊,先后兩次對沈陽農業大學后山舊石器時代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109平方米。遺址中發現了5個連續分布的多層位舊石器文化層,出土了620余件古人類加工和使用過的打制石器,包括手鎬、盤狀石核、尖狀器、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石核、石片等,并揭示出一組古人類建造和使用的建筑遺跡,為研究舊石器時代古人類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證據。 參與發掘的吉林大學考古專家方啟、沈陽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一隊隊長付永平告訴記者,史前古人類穴居遺址較多,此次發掘的古人類建筑遺跡是一次重大發現,可能與古人在野外搭建的窩棚式建筑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
相關閱讀:
- [ 12-10]湖南道縣古人類遺址再次發掘20枚人類牙齒化石
- [ 04-29]河北趙縣新石器時代古村落遺址發現古人類垃圾傾倒場所
- [ 08-13]科學家或發現第三種古人類:腦部容量比能人更大
- [ 05-14]古人類學家周國興:至少在中國不存在“野人”(圖)
- [ 04-19]三峽博物館古人類研究所:手斧發現有望進一步證實“莫維士線”錯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