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4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在華盛頓宣布,增選84名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杰出華人科學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教授陳志堅以其在分子生物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成果當選。 當選的消息公布后,陳志堅在第一時間收到了上百封來自各方面向他祝賀的郵件,他所在的得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專門為他舉行了慶祝活動。然而,當29日晚間記者撥通他的電話時,陳志堅卻謙遜地表示,他的科學研究得到了很多熱心人的幫助,包括老師的培養、同事的互助,許多研究成果是帶著學生和博士后同心協力做出來的。“這份榮譽,一靠個人努力,二靠很多人的幫忙,也靠一些運氣。” 陳志堅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可謂實至名歸。事實上,他在2012年就獲得了美國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該獎專門用于獎勵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做出最新重大發現的青年科學家,自1962年設立以來,已頒發給60余名科學家,其中14名獲得諾貝爾獎。此前,陳志堅獲得的科學界大獎包括2005年度美國海克曼(Norman Hackerman)化學獎,2007年度美國得克薩斯醫學、工程和科學院頒發的得克薩斯研究最高獎——杜奈爾(Edith and Peter O’Donnell)獎。 記者在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網站看到,當選之后,陳志堅對他的同事如此表示:“這份榮譽屬于我們實驗室的所有人,我很幸運與這么優秀的人才一起工作,也非常榮幸得到得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大力支持。” 西南醫學中心主任丹尼爾·波多爾斯基博士稱贊陳志堅是“卓越的科學家、老師和同事”,他說:“陳志堅的成就包括在理解先天免疫系統方面的一系列重要進展——人體對感染的第一和總體反應。他的最新發現為認識細胞對病毒感染的反應提供了深遠的新的洞察,可能為開發亟需的、更有效的治療方法鋪平道路。” 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得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宿主防御遺傳學中心主任布魯斯·博伊特勒非常熟悉陳志堅的科研工作,他評價說:“在理解病毒和其他微生物進入細胞之后如何被免疫系統識別的科學努力中,陳志堅博士已經主導了這一領域。他是一位頂尖的免疫學家、生物化學家。事實上,其學術造詣,無人能望其項背。” 記者了解到,美國科學院是美國國內最有名望的科學組織,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是美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但與中國科學院不同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僅是一種榮譽,不享受具體待遇。 陳志堅籍貫福建安溪,1981年從安溪一中高中畢業,1985年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生物系,1986赴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博士,五年后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隨后,他到位于加州圣迭戈的索克生物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今,在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工作,其間取得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資格。2005年陳志堅成為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該研究所是一家為杰出的科學家和學生提供資助、以促進生物醫學研究和科學教育為目的的慈善組織,聚集了美國生命科學及其相關交叉學科最活躍、最富創新能力、最高水平的研究力量。 |
相關閱讀:
- [ 05-07]前沿醫訊:日本發現抑癌化合物
- [ 05-02]美方回應中國落選院士當選美院士:去問中科院
- [ 04-22]“寂靜的春天”離我們并不遙遠
- [ 03-28]科學家首次成功合成酵母染色體
- [ 02-01]盤點動物界10大恐怖“吸血鬼”
- [ 01-27]轉基因爭論需要理性對話
- [ 10-01]偉大科學誕生地 2013年美國最有趣大學實驗室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