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奧巴馬亞洲行:腹中滿 手中空
4月23日至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四個國家。作為18年來首位以國賓身份訪日的美國總統、訪韓次數最多的美國總統、1966年以來第一位訪問馬來西亞的現任美國總統、2003年以來首次訪問菲律賓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不僅受到了四國的熱情接待,也被四國寄予厚望。為了不令“主人”失望,奧巴馬該說的說,該做的做,但卻沒有換來“主人”的投桃報李。當他結束行程返回美國時,發現熱鬧是有的,想要的回報卻沒有。
舌尖之旅
日本是奧巴馬此行的第一站,也是最迫切盼望奧巴馬到來的國家。為了讓奧巴馬感受到日本的熱情,日本無論在規格上還是內容上都做了精心準備。要想請人辦事,吃好喝好自然是第一步,而日本用來滿足奧巴馬口腹之欲的,就是壽司和冰激凌。
4月23日晚奧巴馬剛剛抵達東京,就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邀請去吃壽司。這家位于東京銀座的壽司店名叫“數寄屋橋次郎”,由現年88歲的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于1965年創立,據稱自2008年至今連續7年獲得了世界美食及旅游指南米其林指南(The Michelin Guide)三星,在美國名氣很大。安倍的殷勤款待讓奧巴馬很滿意,奧巴馬親切地稱安倍為“晉三”,并稱這是他一生中吃過的最好吃的壽司。
第二天晚上,日本天皇夫婦又在皇宮宴請奧巴馬。晚宴上有一道特別為奧巴馬準備的甜點——形似日本富士山的抹茶味冰激凌。這令奧巴馬想起了他的童年往事。據報道,奧巴馬6歲第一次來到日本時,曾在神奈川縣鐮倉市品嘗到抹茶味冰激凌,后來他于2009年訪問日本時,曾回憶稱“孩提時代(比起日本的大佛像)抹茶味冰激凌對自己更具吸引力”。這次有求于奧巴馬,日本再次使出了冰激凌這一“糖衣炮彈”。
同樣有求于奧巴馬的是菲律賓。4月28日晚上,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設國宴款待奧巴馬。國宴的菜單上包括了菲律賓著名的海產大龍蝦、石斑魚、海鮮燉鍋等,還有菲律賓芒果之鄉吉馬拉斯省的芒果拼盤和椰子荔枝雪糕。菲律賓是奧巴馬亞洲行的最后一站,不知道奧巴馬結束這一“舌尖之旅”時,是不舍還是放松?
慷慨承諾
飯吃好了,就該談事兒了。奧巴馬明白日本和菲律賓想要什么,所以早就有所準備。在抵達日本之前,奧巴馬已經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釣魚島在日本施政之下,所以適用于日美安保條約。在4月25日發表的日美聯合聲明中,奧巴馬再次確認了這一點。除此之外,奧巴馬還稱支持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這是奧巴馬首次就上述問題作出明確表態,可以說是送給安倍的一份“大禮”。
在奧巴馬抵達菲律賓之前,美菲簽署了為期十年的《加強防御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美軍可以在“菲方邀請下”,以“輪換部署”的方式進入菲律賓、使用菲軍事基地并在菲興建軍事設施。菲律賓一向希望美國能夠介入南海爭端,該協議的簽署正是阿基諾三世求之不得的。
但是,日本和菲律賓的美食換來的也僅限于此。奧巴馬在滿足這兩個盟友的愿望時,也給自己留了后路,那就是美國在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在日本,奧巴馬表示對釣魚島的主權問題不持立場,并提醒安倍“不應(使局勢)繼續升級,應采取措施建立互信”。
4月28日在菲律賓的記者會上,奧巴馬表示和菲律賓簽署《加強防御合作協議》的目標不是對抗或遏制中國。奧巴馬說,美國對南海領土爭端不持立場,強調解決爭端的途徑是國際法下的外交,而不是“脅迫和恫嚇”,“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國際規則和準則得到遵守”。奧巴馬還稱,歡迎中國的“和平崛起”,而美中有“建設性關系”。這意味著,美國不會為了菲律賓損害自己在中國的利益。
安撫亞洲
在奧巴馬出訪之前,有媒體稱奧巴馬此行是要“安撫”亞洲。從奧巴馬在日本和菲律賓的表態來看,他的目的確實僅限于“安撫”,并沒有太多的鼓動內容。而在另外兩個國家韓國和馬來西亞,奧巴馬的安撫意味更加突出。
在奧巴馬到來之前,馬來西亞和韓國分別發生了兩次災難事件,吸引了亞洲乃至世界的關注。在馬航客機失聯事件中,由于波音飛機的緣故,美國作為相關方一直在參與搜索。而在韓國客輪沉沒事件中,也有美國救援的身影。所以奧巴馬訪問這兩國時,首先表示的是慰問和支持。
4月25日和韓國總統樸槿惠會談前,奧巴馬和樸槿惠進行了30秒的默哀,以示對“歲月號”客輪沉沒事故遇難者的哀悼。奧巴馬還向樸槿惠贈送了沉船事故當天美國白宮升起的國旗。此前接受韓國媒體采訪時,奧巴馬曾表示“愿意做一切事情提供援助”。
奧巴馬對韓國的安撫,還體現在批評日本和應對朝核問題上。奧巴馬在同樸槿惠會談時稱慰安婦制度嚴重侵犯人權,日本應正視歷史,解決慰安婦問題。在朝核問題上,奧巴馬稱如果朝鮮再次犯下核試驗的錯誤,將會更加孤立。他呼吁韓美日團結應對朝鮮核威脅,為此,韓美雙方重新探討了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問題。
但是,奧巴馬對韓國的安撫也是適可而止。雖然他對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的態度提出了批評,但也表示希望韓日不僅面向過去,更面向未來。在韓日爭議島嶼(韓稱獨島,日稱竹島)問題上,奧巴馬最終也沒有明確闡述立場。
4月26日訪問馬來西亞時,奧巴馬對馬政府關于馬航客機失聯的處理表示了稱贊。奧巴馬表示,馬來西亞一直“非常主動地向我們提供他們掌握的信息”。而馬來西亞也表示,希望得到美國的援助,盡快揭開失聯航班的真相。有消息稱,美國為了幫助馬來西亞尋找失聯客機的下落,已經花費了幾百萬美元。
TPP談判
安撫的工作可以很容易做到位,但奧巴馬真正在乎的,還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談判。作為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經濟支柱,TPP談判能否取得進展,決定著該戰略是否會淪為單純的軍事行動。奧巴馬此行之所以慷慨,就是希望能夠換來相關國家在TPP談判方面的回報,尤其是日本的回報。然而,他失望了。
據報道,在與安倍共吃壽司宴的當晚,目前只有四成支持率的奧巴馬曾戲言“你還有六成支持率”,暗示安倍多做讓步。但最終由于在大米、牛肉、家禽和汽車等焦點問題上僵持不下,雙方沒能達成協議,奧巴馬不得不空手離開日本。當安倍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呼奧巴馬為“貝拉克”時,奧巴馬沒有回以“晉三”,而是直稱“安倍首相”,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對此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4月25日表示,由于“奧巴馬根本沒能力統籌國內意見”,所以在11月美國中期選舉前TPP談判根本不可能達成協議。
馬來西亞同樣是TPP談判的參與者之一。在奧巴馬到達馬來西亞之前,馬方就表示會繼續參加談判,但雙方不可能達成協議。馬來西亞外交部長阿尼法4月25日表示,盡管馬方相信TPP可能會對該國有利,但是它發揮作用的前提是不能影響到馬來西亞的國家利益。最終,奧巴馬在馬來西亞也一無所獲。
至于韓國表態愿意加入TPP談判一事,奧巴馬在4月25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現在正和11個TPP伙伴國家進行集中協商,很難接受其他新的國家參加談判”,他強調“忠實履行韓美FTA(自由貿易區)是韓國參加TPP的最好渠道”。
空手而歸
在奧巴馬結束訪問之前,美國媒體就已經將他的出訪定義為“失敗”。的確,奧巴馬送出了很多“禮”,但卻沒有得到他唯一想要的東西。安倍說奧巴馬很像一個“生意人”,但很顯然奧巴馬做了一次賠本兒的生意。
奧巴馬之所以重視TPP,最主要的是因為TPP關系著美國經濟的復蘇,而不是與中國爭奪主導權。換言之,如何重振美國經濟才是奧巴馬的執政重點,外交問題只能為此服務。如果TPP談判取得進展,那么美國出口商品的市場將會擴大,從而為美國經濟注入“強心劑”。所以“亞太再平衡”的另一層意義,是要扭轉美國經濟在亞太地區的頹勢。
自從日本于去年加入TPP談判以來,美國就對日本寄予厚望。這不僅因為日本市場對美國很重要,還因為日本的態度會對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形成示范效應。趁著安倍有求于奧巴馬,美國輿論認為奧巴馬這次本可以有所斬獲,但他最終仍無功而返。
有美國學者稱,奧巴馬在給予這些國家承諾的同時,應該想想能從這些國家得到什么。實際上由于經濟實力受損,美國在現階段的戰略呈現“收縮”態勢,也就是說,奧巴馬訪問亞洲并不是要支持其盟友擴張,而是希望盟友支持美國復蘇。然而,就連日本都對美國不妥協,美國從其他國家得到的利益就更少了。
在這種情況下,指望奧巴馬踐行承諾就有點不現實了。既然這些國家不能成為奧巴馬重振美國經濟的幫手,美國就不可能為其犧牲利益。相反,與中國發展友好關系是有利于美國經濟的,對奧巴馬來說,真正能夠指望的是中國,而不是日本等國。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話來說,你來或者不來,中國就在這里。
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曾經在亞洲東奔西走,投入了很多心血。克里擔任國務卿后,一心投在中東和平進程中,對亞洲的關注相對較少。然而最近巴以和談再次失敗,美國在烏克蘭局勢中沒有實質獲益,都給奧巴馬形成了壓力。此次出行再次失敗,奧巴馬恐怕需要好好反思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