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析中紀委官員落馬:多因做“內鬼”通風報信
2014-05-11 06:43? ?來源:今日早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專家解讀中紀委官員落馬:多因做“內鬼”通風報信 魏健曾負責重慶四川等地監察工作為十八大后首位在任期內落馬的中紀委廳官 9日晚,中央紀委發布消息稱,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記者注意到,魏健是十八大以來,首位任內落馬的廳級中紀委官員。 曾負責聯系四川片區紀檢工作 中紀委資料顯示,魏健曾任中紀委審理室副主任,2009年起任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五室主要是負責聯系西南片區(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和西藏)的紀檢監察工作。 根據2013年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的機構架構圖來看,當時的魏健是中紀委紀檢監察室二室的主任,負責聯系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國家稅務總局、工商總局、海關總署、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中國工商銀行等26家機構。 今年3月份,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了最新機構改革結果,其中紀檢監察室負責聯系中央國家機關和國企的由原來的4個增至5個;負責地方的由原來的6個增至7個。 整合后,一室主要聯系中直、政法和宣傳口的單位等;二室、三室主要聯系國務院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等;魏健所在的四室,主要聯系金融口的單位等;五室主要聯系國資委和央企等。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希賢昨晚接受采訪時表示,紀委系統的辦案人員出問題,主要表現在所辦案件,在查處過程中有很大的阻力,或者有人透露一些信息給腐敗分子,出現所謂的“內鬼”。 “所以紀委人員出事,一般都是徇私舞弊的問題,包括包庇犯罪問題。”張希賢分析,最簡單的是吃了、拿了人家東西(受賄),對案件有所放松,辦案過程中出現不公正問題,收了腐敗分子的錢,去包庇腐敗分子。 “紀委內的紀委”亮劍發威 3月份公布的這次改革,還新設了一個專門的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輿論界認為,增設該部門就是根據中央“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開始整頓查辦案件人員隊伍,是“紀委內部的紀委”。 中紀委公布的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的職能證實了上述觀點,該監督室負責監督檢查紀檢監察系統干部遵守和執行黨章以及其他黨內法規,遵守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國家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情況;按照管理權限受理有關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問題的舉報,負責問題線索初核及案件審查工作等。 “打鐵還需自身硬,反腐取得成績,中紀委首先要把自己的隊伍管好。為此,成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專門管紀委檢察系統人員,看來起到一定的作用了。”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告訴記者。 姜明安強調,中紀委辦案人員的落馬,對打擊腐敗分子的氣焰方面,要比普通的腐敗分子落馬更有力度。 |
相關閱讀:
- [ 05-10]中紀委如何治“燈下黑”:明確紅線 戴“緊箍咒”
- [ 05-10]中紀委向自己“動刀” 第四監察室主任等今年被查
- [ 05-10]中紀委第四監察室主任魏健落馬 剛剛分管金融反腐
- [ 05-10]中紀委如何治“燈下黑”?明確紅線 戴“緊箍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