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干細胞捐獻者手術前“脫逃” 20%捐獻志愿者因壓力反悔 央廣網上海5月11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4歲的小韓目前正躺在上海瑞金醫院移植科的病床上。飽受淋巴瘤病痛折磨的他,正在等待一名湖南的志愿者給他輸送“救命”的骨髓。3天前小韓本該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不過手術卻因為志愿者的反悔緊急取消。 更讓人揪心的是,為了術前的準備,小韓進行了兩天的大劑量化療,體內免疫系統已經被全部破壞,如果錯過治療,隨時都會面臨生命危險。目前上海瑞金醫院已經啟動了患者父親的半相合應急預案,也就是說由小韓的爸爸提供造血干細胞。但是畢竟父親提供的“救命”骨髓可能只有一半左右的機會能夠在小韓的體內正常生長,手術效果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公眾的眼中,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情況一定是相當危急緊迫,怎么會出現了急剎車呢?這還得從今年四月份說起。小韓是去年5月份被查出患有T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急需干細胞移植,手術的關鍵就是要找到能給與他干細胞相匹配的人。 今年4月,小韓的父母終于盼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通過中華骨髓庫的幫助,找到了與他相匹配的干細胞捐獻者。小韓的媽媽宋女士說,他們被告知,對方是一個22歲的湖南小伙子。 宋女士:說我們找到一個是92年的,是一個男孩子,全相合的十個點,十個點做移植是最好的,等于說他這個概率是幾萬到幾十萬分之一。 配對成功,志愿者也同意捐贈了,于是醫院立刻著手準備,體檢、化療這一切都進展得十分順利。做完一系列的手術準備之后,小韓的移植手術定在了5月8日進行。正當他們全家人正興奮地準備迎接小韓的新生時,一個消息傳來了:志愿者突然反悔。 5月7日,小韓的家人來到長沙,希望能找到這名志愿者。中華骨髓庫湖南分庫管理中心主任何一平在接受中央臺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按照規定,志愿者的姓名和身份信息需要嚴格保密,不能與患者家屬直接見面。而與此同時,骨髓庫的相關工作人員已經多次上門與其溝通,但是由于捐獻者的家長堅決反對,捐獻者也無奈改變了主意: 何一平:他岳父岳母家以悔婚為要挾,自己的爸爸媽媽在我的辦公室,第一句話就是說,我兒子沒犯法,我也同情對方的父母。這樣好不好,你們抽我的,你們讓我去捐,我兒子一滴血都不能捐。而且我們不是沒愛心,我們曾經救助過困難家庭,捐錢啊、捐物啊,我們都捐。但是兒子的血不能捐,我去捐。他兒子也跟我們說了,跟他家里鬧翻過幾次。他最后還是說,兩個家庭,我終還是站在以保護我的家庭的情況下,只能是請他再去找別人。 據了解,目前,中華骨髓庫入庫志愿捐獻者已經有183萬人,但其中仍會有大約20%的志愿者會出現因為各種壓力反悔而流失的情況。在采訪當中我們的記者了解到,影響捐獻者決定的最大因素,是捐獻骨髓后是否會影響自己的自身健康。那么,造血干細胞移植究竟會不會影響捐獻者的健康?人們該怎么樣來看待這個“骨髓移植”? |
相關閱讀:
- [ 05-09]國家衛計委回應腦死亡標準:不能因捐獻而判定死亡
- [ 05-09]山西捐獻造血干細胞者過百例 挽救多名白血病患者
- [ 04-29]被撞后讓肇事者趕緊走“中國好大爺”簽器官捐獻書
- [ 04-23]浙江茶葉老板掙錢之余忙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
- [ 04-22]紅十字會回應“與衛計委因器官捐獻不和”傳聞
- [ 04-02]中國內地遺體捐獻者漸受重視 教學解剖缺口仍大
- [ 04-02]中國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平臺出現“競爭” 兩平臺可選
- [ 04-02]中國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平臺出現“競爭” 兩平臺可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