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條消息再次引發人們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關注:國家質檢總局實施“史上最嚴”進口奶粉新規,從5月1日起,禁止進口未經注冊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北京市資助三元集團1000多萬元,用于嬰幼兒配方乳粉研發及產業化。 兩項舉措,被業內人士解讀為“雙管齊下”為國產奶粉突圍提供市場機遇,但相關人士同時表示,由于身陷信任危機,國產奶粉生產商重塑市場信心之路仍不平坦。 600億“蛋糕”分不到一半 國產奶粉突圍在于信任危機 上海市民汪先生對洋奶粉非常推崇,他一直為女兒購買產自新西蘭的配方奶粉。除了讓朋友代購,有時他還親自去購買。 嬰幼兒奶粉質量,關乎寶寶能否健康地成長,歷來受社會關注。記者連日來采訪了近20位年輕父母,他們大都選擇了進口奶粉。在超市,不少家長直奔進口奶粉銷售區而去,而對身旁的國產奶粉視而不見。 調查機構尼爾森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達到600億元,國產廠商只占46%。相比之下,2008年之前,進口奶粉在我國的市場占有率僅為30%左右。 規范奶源發展、加強質量監管、制定食品安全法……2008年以來,我國政府不斷加大監管力度,企業也在質量控制、追溯體系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國產奶粉質量水平明顯改善。 “特別是去年以來,國產奶粉表現穩定,反倒是進口品牌質量事件不斷,但是人們購買洋奶粉的熱情仍然高漲,今年一季度全國進口奶粉36.95萬噸,同比增幅達55%?!敝猩塘魍ㄉa力促進中心乳業分析師宋亮說。 “低信任度和國產奶粉質量之間存在強烈反差。”上海市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說,老百姓仍記著國產奶粉生產商犯的錯,在用錢投票。 “危機還在于,老百姓不僅是對乳品不信任,還對整個食品行業、政府監管部門不信任”。曹明是說,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寶貝,許多家長買奶粉時,對價格并不太敏感,而是更在意買了“心里踏實”。 宋亮說,“三聚氰胺事件”過去5年多了,老百姓仍猶如驚弓之鳥,對國產乳制品缺乏信任。消費者的狂熱,乳制品行業內的惡性競爭,又為各種謠言孕育、傳播提供了溫床,進一步打擊了老百姓本已脆弱的信心。 |
相關閱讀:
- [ 05-07]三分之一企業未通過審核 嬰幼兒奶粉行業迎大洗牌
- [ 05-05]41家洋奶粉商認證 一半嬰幼兒洋奶粉或被中國淘汰
- [ 04-30]關稅抬高商品國內售價 中國人海外掃貨愈演愈烈
- [ 04-01]進口嬰幼兒奶粉新規實施 小眾品牌洋奶粉面臨洗牌
- [ 04-01]“嬰幼兒奶粉進藥店”遇冷:月售僅六七罐
- [ 03-15]2013年湖南消費者吐槽榜單揭曉 嬰幼兒奶粉“入選”
- [ 02-21]兒童食品暴利驚人:同等配料幾倍售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