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兒女一生回味的家風 5月的柔風再度吹起,蘭考的焦家小院里,地面上白色方磚的縫隙中長出了綠油油的春草。盡管已多年不曾住人,但每年這個時候,焦裕祿的兒女們都分外想念它,因為焦家人曾在這里生活了30年…… 曾令女兒委屈不滿的“家風”如今是她的驕傲 “書記的女兒不能高人一等,只能帶頭艱苦,不能有任何特殊。”時隔50多年,父親的話仍回蕩在焦守鳳耳邊,曾令她委屈不滿的“家風”如今是她的驕傲。 初中畢業后,焦守鳳沒能考上高中,蘭考幾家單位提出為她安排工作,話務員、教師、縣委干事……體面的職業讓十幾歲的姑娘心花怒放,但很快被父親潑了冷水。 “縣里的好單位干部子女不能去,俺爸規定的。”焦守鳳清楚記得,父親把她領到食品廠。秋天腌咸菜,焦守鳳經常要切上一兩千斤蘿卜,不過她更怵的是辣椒,一天下來手都會燒出泡,晚上疼得睡不著,只能在冷水里冰著。 1964年,當焦裕祿病重不起,19歲的焦守鳳被叫到了病床前。“他說沒為我安排個好工作,死后也沒什么留給我的,只有一塊伴他多年的手表當作紀念。”讓焦守鳳更銘記在心的是,父親要求,有困難不能向組織伸手。這個囑托讓她的母親徐俊雅吃了很多苦。 “父親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凡事不能搞特殊。”大兒子焦國慶很少體會到縣委書記家屬的“風光”。到蘭考不久,正上四年級的他聽見與縣委一墻之隔的劇院鑼鼓叮當響,好奇地從后門溜進去,告訴工作人員自己是焦裕祿的兒子,于是沒有買票,結果回家后被父親狠狠訓了一頓,那是他記憶中父親最嚴厲的一次。 |
相關閱讀:
- [ 05-14]焦裕祿,那些你還不知道的故事
- [ 04-25]郭金龍:焦裕祿精神永遠不過時
- [ 04-10]劉延東:在教育系統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
- [ 04-10]焦裕祿女兒:中央歷代領導人均接見過自己和家人
- [ 04-10]盤點七常委群眾路線聯系點:深入貧困基層 各有深意
- [ 03-31]中央要求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踐行“三嚴三實”
- [ 03-25]那些年有關焦裕祿的故事:初次見侄媳婦沒錢給見面禮
- [ 03-24]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弘揚焦裕祿精神 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