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100年前的絲綢之路到600多年前的鄭和下西洋;從充滿災難、落后挨打的中國近代史到抵抗外來侵略、實現民族獨立的斗爭史……習近平用中國歷史跌宕起伏的歷程向世人證明,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張清敏說,對于維護和平需要通過哪些手段,各國理解不盡相同。有的國家主張通過對話談判來追求和平,有的國家則訴諸武力,結果是破壞了和平。即將在中國上海舉行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第四次峰會是商討地區安全形勢,共同維護和平的一個實例。 陳須隆說,中國將借助亞信峰會這一平臺,推動泛亞互信和安全合作,凝聚新型國際安全觀,謀求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 享和平:攜手捍衛 習近平說,歷史告訴我們,戰爭好似魔鬼和夢魘,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和痛苦,必須高度警惕;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必須精心維護。 陳須隆說,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能同意有些國家為了一己之私,破壞國際與地區和平。“有些國家過多強調軍事因素,制造各種矛盾,包括挑戰戰后國際秩序,這必將危害地區的和平發展與各國人民的利益。”他說,“一旦失去和平穩定的地區環境,每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每一個國家人民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害。” 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習近平說,長期以來,在愛好和平的各國人民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成果和戰后形成的國際秩序得到維護,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這為各國發展創造了必要環境。 專家表示,當今世界的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各國應充分吸取歷史的教訓,共同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捍衛國際公平正義,避免重蹈戰爭覆轍。 “即將舉行的亞信峰會就是中國與各國攜手創造機會、共同維護地區和平安全的例證,其最終目的是要使地區國家共享和平與安全帶來的紅利。”陳須隆說。 眺望更廣闊的未來,中國已經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新一輪改革將為中國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中國也將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各國人民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 |
相關閱讀:
- [ 05-17]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九年沉淀彰顯品牌價值
- [ 05-16]“和”文化理念引領中國和平發展之路
- [ 05-15]第十屆深圳文博會揭幕 中國文化產業積極“走出去”
- [ 05-15]文化部首次發布2013年文化發展統計公報
- [ 05-14]烏茲別克斯坦舉辦外交使團文化美食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