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解讀為何加大定向降準力度:利于穩增長
2014-06-01 09:06:30??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去年7月出臺的“金融十條”(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薄弱環節、健全金融體制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的確,金融部門貫徹落實‘金融十條’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敝袊嗣胥y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中國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張曉樸用8組數字來概括成效與努力: “截至今年4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為13.2%;今年前4個月,社會融資規模達7.18萬億元,人民幣貸款新增3.79萬億元。”——金融部門認真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 “截至2013年末,21家主要銀行機構投放到節能、環保等領域的綠色信貸余額為5.2萬億元?!薄獔猿钟蟹鲇锌?、有保有壓,推動重點領域與行業加快轉型和調整; “截至今年4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3.78萬億元,同比增長15.9%,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7個和2.2個百分點?!薄辖鹑谫Y源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標準下調幅度總體超過20%,為8.4億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薄獌灮M支付環境,進一步發展消費金融促進消費升級; “今年前4個月,全國累計辦理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2.2萬億元,同比增長64%。”——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支持企業“走出去”; “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第一季度,累計發行債券6.8萬億元?!薄獜娀y行間債券市場創新和規范管理,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2013年,農業保險承保主要農作物超過10億畝,約占全國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的42%,為2.14億戶次農戶提供1.4萬億元風險保障。”——進一步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 “確定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待條件成熟時將批準籌建首家試點民營銀行?!薄罨鹑跈C構改革,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 加大“定向降準”力度有利于調結構、穩增長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對發放“三農”、小微企業等符合結構調整需要、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實體經濟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當降低準備金率。 為了加強金融對“三農”發展的支持,央行從4月25日起分別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2個和0.5個百分點,此舉被市場稱為“定向降準”。“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可以說導向更明確、要求更具體,有利于正向激勵金融機構將信貸資源更多投向‘三農’、小微企業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從而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奔o志宏說?!熬唧w來說,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既能增加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又能降低‘三農’、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p> 紀志宏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下行壓力依然存在。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在調結構的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穩增長作用,從而在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協同并進中穩增長。 “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并不意味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的改變?!奔o志宏說,“央行會從整體上權衡考慮,將運用各種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保持貨幣市場穩定運行。” “這種‘定向降準’不具有全面降準的宏觀效應、全局效應和預期效應,貨幣政策穩健的總基調不會因此而改變?!苯煌ㄣy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 下一步將從6個方面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要求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皬目傮w上看,今年以來企業融資成本已趨于穩定甚至略有下降,但跟前兩年比還是偏高?!睆垥詷惴治觯髽I融資成本上升有3個原因。首先,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短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利率中樞的上移,中長期則會有助于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其次,貸款之外的融資中介環節,如擔保、抵押品評估等環節,目前收費偏高,不透明;此外,隨著企業盈利的下滑,企業自身現金流較為緊張,更多使用外部融資,從而增加其財務壓力。 張曉樸表示,下一步銀監會將會同有關部門從6個方面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進一步規范同業、信托、理財、委托貸款等業務,促進其健康、理性發展?!斑@些交易過于復雜,鏈條也過長,不僅蘊含了一定的金融風險,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銀行的合規經營文化,還推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睆垥詷阏f。與此同時,要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清理不必要的資金“通道”“過橋”環節,縮短融資鏈條。 ——進一步規范銀行業吸收存款行為,弱化存款“沖時點”的動機,遏制高息攬存,切實降低銀行自身的資金成本。 ——加強金融服務價格管理,今年銀監會將聯合相關部門再次開展銀行業收費專項檢查,督促銀行業切實貫徹好《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及配套定價目錄。 ——建立健全融資擔保體系,大力發展擔保機構特別是政府支持的擔保機構,從而增加小微企業貸款規模,降低過高的擔保收費。 ——進一步積極穩妥發展中小金融機構,通過促進行業充分競爭來引導銀行業增加供給、遏制資金價格上漲。 ——加快發展直接融資,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
相關閱讀:
- [ 05-31]新華時評:給服務實業的“金融血脈”清清淤
- [ 05-31]金融時報:英國賭場“瞄準”富有中國玩家
- [ 05-31]央行祭出流動性新武器 首次將4億韓元借給商業銀行
- [ 05-31]臺各行業薪資調查:學士起薪2.6萬 金融業最有行情
- [ 05-31]新聞分析:金融財稅“一加一減”力促實業發展
- [ 05-30]榕4金融安全項目入選國家專項計劃 獲補助2150萬
- [ 05-30]榕4金融安全項目入選國家專項計劃 獲補助2150萬
- [ 05-30]銀監會:去年共查處銀行業金融機構違規金額2.3萬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