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有作為的民主 反他信集團的構成很明確,包括城市中產階級,財閥利益集團以及老牌政黨民主黨等一些在政治上有反他信訴求的政治集團。自2005年他信以絕對優勢贏得選舉、成為泰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連任的總理后,反他信集團發現,他信在壟斷泰國政治,他靠財富拉攏其他黨派議員,令一些政治人才轉黨投身自己的政治集團下;他靠政策收買選民,令其他黨派哪怕全面聯合也無法分羹;他甚至靠立法為自己的利益集團鋪路,使他信集團出現了想做什么做什么的局面。 反他信集團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西方民主體制中最精髓的工具——選舉。選舉被認為是表達社會偏好的方式,“社會選擇”和“民意”被認為是最公平的抉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反他信集團發現,由于他信牢牢掌握占選民大多數的草根階層,在投票過程中,無論精英階層如何游說,草根只認定他們的實惠,并不能認清他信執政理念的本質。所以,當他信2006年初迫于街頭集會壓力之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重新選舉的方式。結果,他在那一次國會選舉中獲得500個議席中的497個,令反對派徹底瞠目。即便是2006年軍事政變后,反他信集團修改了憲法的諸多條款,限制了他信集團的勢力,但在隨后的選舉中,他信集團仍然贏得選舉。選舉,在反他信集團看來,不僅不能發揮民主的作用,相反,成為他信攬權的工具。 不能自救的民主 在選舉失效后,反他信集團選擇了西方民主的另一種表現,集會和游行。在大財閥支持下,反他信集團搞了數年集會,靠社會影響力來給政治施壓,這便是泰國獨有的“街頭政治”。這些自稱是“民主化身”的黃衫集會者占道路、搶機場、攻機關,在過去幾年內使盡各種方式來對付他信政權以及他的代言政府,卻最終也“培養”出他信集團的反集會街頭力量紅衫軍。另外,以英拉政府為例,這屆政府對反政府集會采取完全避讓、不予理睬的策略,集會這種方式到頭來只會鬧出個人財兩空草草收場的結局。 |
相關閱讀:
- [ 06-01]泰軍方治國“三步走”有易有難 選舉改革難度大
- [ 06-01]巴育稱泰至少需一年才能大選 分析稱或15個月后
- [ 06-01]泰國政變當局強推和解?
- [ 06-01]泰國國會選舉“慢慢來”
- [ 06-01]泰國政變當局強推和解 分析人士質疑可行性
- [ 06-01]泰國軍方將在全國建和解中心 “強迫”各派人士會談
- [ 06-01]泰國亂局,讓人倒抽一口冷氣
- [ 06-01]剖析泰國民主困境:民主制度如何才能成熟穩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