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4日電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肯尼思·羅戈夫近日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稱,目前已經到了淘汰實物貨幣,用電子貨幣取而代之的時候了。 文章稱,第一,此舉將消除自金融危機以來就束縛了央行手腳的政策利率零下限。如今,如果央行將利率下調至大幅低于零,人們會趕緊取出現(xiàn)金。 第二,逐步淘汰紙幣可以解決以下?lián)鷳n:很高比例的紙幣(尤其是大面額紙幣)似乎都被用來為逃稅和不法行為提供便利。 文章同時表示,也有一些重要理由支持維持現(xiàn)狀。其中一個理由是,即使不記名紙幣由政府發(fā)行的所謂不記名電子貨幣所取代,鑄幣稅收益(央行通過印鈔獲得的收益)也可能會有損失。盡管央行的“盈利”都上繳到了國庫,但央行具有不必乞求他人就可攬取錢財?shù)哪芰Γ兄谘胄忻馐苷螇毫Φ挠绊憽5膶嶋H損失要比鑄幣稅收益損失小得多,因為政府可以通過加大逃稅難度而增加收入。犯罪減少也可以省下一部分政府支出。 另一個問題是,盡管剝去逃稅和犯罪者的不記名掩護的想法是吸引人的,社會仍會希望保留個人在某些場合中使用不記名支付方式的權利。舉例來說,不記名方式有利于在社會邊緣試驗某些行為,這些行為(如購買大麻)最終或能變?yōu)楹戏ā?/p>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成員威廉姆·比特十多年來都在倡導尋找創(chuàng)造性方法,從而繞過利率零下限。逐步淘汰紙幣是目前最簡單的做法。隨著電子支付機制在即便是小額交易中也越來越盛行,同時紙幣供應在面額上過于“頭重腳輕”地偏向大面額紙幣,維持貨幣現(xiàn)狀的理由已有所減弱。 羅戈夫稱,如果政府能夠可信地發(fā)行不記名電子貨幣,利率零下限問題仍然可以得到解決,央行也可以繼續(xù)推行自己的政策。然而,即使這一結果可以達成,卻也幾乎不可取。注意,如果政府真的不再發(fā)行不記名紙幣,那么政府可能就必須保證私人部門不會再拿出一個類似比特幣(Bitcoin)的替代品。否則非法行為會一如既往地繼續(xù)下去,而政府連現(xiàn)在的一小點通脹稅收入都會失去。最后,在理想情況下,不再使用不記名紙幣可能需要各國政府展開合作。 羅戈夫最后表示,也許正確的出發(fā)點是逐步淘汰大面額紙幣。這或許就足夠達到主要目標了。是時候考慮紙幣是否是歷史的殘余了,其境況或許要更糟。 |
相關閱讀:
- [ 07-22]印尼媒體:電子貨幣將引發(fā)新印尼一輪貨幣戰(zhàn)爭
- [ 05-31]閩北首臺10元紙幣自助兌換機啟動運行
- [ 05-26]蘇格蘭明年將發(fā)行塑料貨幣 比紙幣耐用防偽性佳
- [ 05-05]“中國兒童銀行”紙幣不是兒戲
- [ 05-03]長春公交車投幣箱現(xiàn)1元版“中國兒童銀行”紙幣
- [ 04-30]老太10萬紙幣被燒焦 救鈔達人拼回9.9萬
- [ 04-19]情侶因瑣事爭吵 女方在紙幣上寫“救命“驚動警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