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芳曼 編者按:大城市外來人員多,而房價高、房租貴,居大不易。于是,他們的低成本居住需求催生了群租行為,由此引發了諸如消防、治安、衛生等問題。需求不可忽視,問題不可不治。很多城市也都在創新管理思路,或堵或疏。那么,出路到底在哪里?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專家。 一問 治理難在哪里 大量需求在 執法取證難 “十七八平方米的空間住著七八個人,水、電、煤管線私接、亂接,存在嚴重消防隱患。人員混雜,治安上也有隱患。”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首席戰略研究員彭真懷說,“群租房往往通風不好,如果發生傳染病疫情,會造成交叉感染;財產安全有隱患,群租房內人員混雜,搶劫、搶奪、盜竊等財產性犯罪問題突出;公共安全也有隱患,人員混雜妨礙了本地居民的權益,私搭亂建改變了房屋結構,居民安全受到威脅。” 群租現象危害很大,治理起來卻很難。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唐杰分析:“群租房租價低,剛畢業大學生、服務業大量勞動力等人群的居住需求,都決定了‘群租’難以通過一紙禁令就會得以根除。” 一方面,群租房滿足了大中城市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而近年來房價總體持續上漲導致經濟條件較好的居民傾向于持有多套住房“保值”,形成大量租賃房源,從而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群租房市場。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居住管理和房屋租賃管理長期薄弱,人戶分離、租房不登記以逃稅、非協議轉租等現象十分普遍,不僅使群租房治理缺乏基礎信息支撐,而且產生大量權責模糊的地下租賃行為和“二房東”,導致取締執法常常面臨情理困境。 另外,群租房與合租房、員工宿舍的邊界并不清晰。“簡單地通過人均居住面積、房間人數來界定群租,在執法過程中常常難以裁量和取證。”唐杰說。 |
相關閱讀:
- [ 06-05]群租房里的年輕人:29室友 一年未攢下一分錢
- [ 05-22]群租房安全再引關注:樓房失火 里面8張上下鋪
- [ 05-14]畢業季需求大北京群租房難禁 黑中介針對應屆生攬客
- [ 05-12]1間臥室擺放26張床 群租房取締為何不容易
- [ 05-08]上海民居倒塌:拆遷隊長變身群租房房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