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氣候司副司長孫翠華在6月9日召開的第五屆地壇論壇上表示,國家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設已經全面啟動,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已經列入中央改革領導小組任務之中,計劃三年內建成碳排放交易市場。 全國市場建設全面啟動 2013年6月以來,我國已經有7個省市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和湖北已經相繼啟動交易,重慶也將在6月19日開展碳排放交易。 孫翠華介紹,下一步碳排放交易將從試點直接進入全國碳排放市場的建設,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已經列入中央改革領導小組任務之中。包括確定碳交易的企業邊界和范圍,制定出臺相關管理細則,研究制定合理的配額分配方案和市場調節機制,完善國家碳交易注冊登記系統,建立核算、報告與核查體系,制定碳市場監管規則和風險防范措施。 首先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重點企業碳排放制度。目前已經公布了十個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體系,今年計劃再公布3-10個,從而滿足企業核算溫室氣體報告制度建立的基本需求。碳排放市場是一個強制的市場,未來將會制定一個法律性的文件保障碳排放交易的實施。 目前,發改委已經著手研究全國碳交易總量控制目標及分解落實方案,全國碳市場交易管理辦法也正在制定過程中,正陸續出臺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核算與報告指南。 孫翠華特別澄清,我國的碳排放形式并非西方媒體所說的總量控制下的碳排放,由于中國國情和所處發展階段,中國的總量控制是一個有增量的總量控制。 同時,發改委正在和證監會研究碳期貨交易的可行性,及早考慮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已經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 規模將超過石油市場 數據統計,過去4年間,全球碳交易市場規模達每年500億歐元。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總額有望達到3.5萬億美元,并將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場。 有關機構預計,如果碳交易在中國全面展開,中國每年對碳減排的需求量將在6億-7億噸,碳市場規模將超過澳大利亞、韓國,并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大碳交易市場。 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董事長兼總裁、中國銀行(行情,問診)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秘書長熊焰稱,碳金融將成全球最大的市場,未來5-10年中國環境改革與金融改革相結合將會產生很大的產業和投資機會。中國環境產品服務的價格將大幅度提升,會催生一系列新的產業機會。 孫翠華介紹,截至6月5日,深圳累計交易39萬噸二氧化碳,平均交易價格每噸約70元。(歐陽春香) |
相關閱讀:
- [ 06-05]青海農匯電子交易市場 農民發家致富的好幫手
- [ 04-12]院士專家問計治霾減排:建立區域碳交易市場
- [ 04-04]依法拆除二手車臨時交易市場
- [ 03-28]平潭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今起正式接受報名
- [ 03-24]閩粵贛邊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建成運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