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投靠落戶 憑結婚證即可辦 以往案例:鄭先生和王女士是夫妻,鄭先生想投靠王女士的戶籍地落戶,被派出所告知需要準備一系列證明材料,還有婚齡限制,造成鄭先生的投靠落戶遇阻。 新政破解:父母投靠子女落戶的原則是父母須到被投靠子女所在地居住生活。年齡放寬到45周歲以上(含45歲),提前退休、體弱多病的,憑單位退休證明或醫院體檢證明可不受年齡限制,同時不受原戶籍所在地是否有其他子女限制。夫妻投靠落戶,憑結婚證既可辦理落戶手續,不受年齡和婚齡限制,不再需要居(村)委會出具相關證明。 無出生證明 可憑親子鑒定落戶 以往案例:王女士的女兒出生后一直沒辦理出生證明,直到孩子上學遇阻。據悉,王女士不僅需要提供一系列證明材料,還需要經派出所外勤民警調查核實,整個過程下來肯定會耽誤孩子正常入學。 新政破解:對于無出生醫學證明落戶的,可憑醫療衛生部門出具的住院記錄、產婦病歷、生產記錄等醫療手續辦理出生落戶。沒有上述手續的,憑刑技部門或鑒定機構出具的DNA鑒定辦理。對于無法承擔親子鑒定費用或無法鑒定的,經設區的市公安局戶政部門核實后,憑居(村)委會證明、派出所調查材料、學籍證明等相關材料,經設區的市公安局審批后落戶。 非婚生子女 憑出生證明隨母落戶 以往案例:陳小姐的女兒是非婚生子,日前陳小姐開始給孩子辦理落戶手續,但是非婚生子女落戶沒有明確規定,陳小姐想要落戶非常困難。 新政破解:非婚生子女原則上憑出生證明隨母落戶。情況特殊要求隨父落戶的,需做DNA鑒定,憑結果落戶,如父已婚,須征得同戶配偶同意后方可辦理。為非婚生子女落戶后,要及時通報當地衛計部門。剛出生的小孩落戶,一律憑出生證明辦理,不再要求監護人出具衛計委等其他部門證明。父母戶籍不在同一戶口簿內的,不再要求非落戶地一方出具未落戶證明。 畢業生改派超期 可遷回原籍 以往案例:高校畢業生小白畢業后沒有辦理原籍落戶,而在新居住地落戶又存在種種限制條件,一直懸著。 新政破解:大中專院校學生畢業后,已將戶口落在就業地的畢業生,因工作變動離開就業地,但超過教育部門改派期限無法辦理改派手續的,可將戶口遷回原籍。對于因各種原因持《戶口遷移證》未落戶的畢業生,不論簽發時間和簽發地址,一律可在原籍恢復戶口。對于離開就業地的,畢業生持相關手續到戶籍管理部門申請戶口準遷證,公安機關及時予以簽發。對持證未落的,派出所可當場辦理。 “農轉非”可自愿申請 “非轉農”一事一議 以往案例:外出務工多年的呂先生決定回鄉務農,可在辦理戶籍“非轉農”時卡住了。因為涉及土地劃分,當地部門拒絕為他辦理。 新政破解:如果居民想辦理“農轉非”,需滿足在小城鎮居住生活一年以上,本人自愿“農轉非”的條件,憑本人申請,可辦理“農轉非”手續。凡城郊失地農民,只要本人申請,憑鄉鎮土地管理部門出具的征地證明,即可辦理“農轉非”手續。 關于“非轉農”問題,公安部至今沒有“非轉農”方面的政策出臺。但從實際情況及維穩方面考慮,以下情況可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從嚴審批后辦理“非轉農”手續。一是2003年以后的大中專畢業生,畢業后想回家務農的,可參照2003年公安部出臺的相關規定辦理“非轉農”手續。二是早些年“農轉非”在城鎮落戶,近年來回農村從事農業生產,在城鎮沒有生活基礎,在農村有承包土地及合法固定住房的,憑村委會介紹信、村民代表大會記錄,可辦理“非轉農”手續。 “三無”人員10年以上注銷 本人回來后可恢復 以往案例:肖先生由于長期在外打工,家中又沒有其他親人,他的戶籍信息在人口普查中被劃為“三無”人員,注銷戶籍,讓他在重新辦理戶籍時遇到了種種困難。 新政破解:各地將對幾次戶口整頓核查出的戶籍長期無變動、人口信息無照片、無音訊的“三無”人員要登記造冊,將戶籍信息交由縣(區、市)公安(分)局戶政部門統一管理,這些人在辦理戶口遷移或二代證時,要由縣(區、市)公安(分)局戶政部門逐人核實。對于10年以上的“三無”人員及清理出的重復戶口中屬“三無”人員的,各地可注銷其戶口,待本人回來后,經調查核實后予以恢復。重復戶籍清理和審批流程,各地可根據本地工作實際自行制定操作細則。 戶口遷移無需再開具 “無違法犯罪證明” 以往案例:居民何女士在辦理戶口遷移時,被要求開具遷出地的戶籍證明、無違法犯罪證明、社區證明等一系列的證明,否則無法辦理。 新政破解:本次出臺的新政規定,今后各地在辦理戶口遷移手續時,不再要求辦理人在遷出地公安機關辦理戶籍證明、無違法犯罪證明等其他證明材料。派出所內勤民警落戶后,將登錄違法人員信息系統查看落戶人是否曾經有過違法犯罪經歷,并做相應處理。(記者張立楊雪楠) |
相關閱讀:
- [ 06-11]戶籍改革是新型城鎮化的重頭戲
- [ 06-11]環保部原處長擁有兩個戶籍 將贓款存別名下
- [ 06-10]北京社科院建議居住證對接戶籍 高積分優先落戶
- [ 06-10]北京社科院發布藍皮書 建議實施積分對接戶籍制度
- [ 06-07]中央深改組發力戶籍改革提速城鎮化 凸顯“以長帶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