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6月13日電 (記者 連肖)2014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宣傳推廣活動暨“重慶市古籍保護成果展”13日在渝舉辦。重慶圖書館發布消息稱,目前重慶已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54部,它們被精心存放在“恒溫恒濕”的庫房之中,并由專業人員保護。 當日的展覽上,重慶市圖書館通過一系列圖文,展現了中國古籍保護現狀,以及重慶古籍保護工作進展。古籍保護工作者現場制作拓片,向公眾普及古籍保護知識。 “今天下雨,空氣濕度大,所以不適合將珍貴古籍取出來供大家參閱。”重慶圖書館特藏文獻中心主任熊忠華說,目前重慶已申報的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及其他珍貴古籍,都珍藏在恒溫恒濕的圖書館庫房中。從展覽的圖片中可見,恒溫恒濕的庫房像一個個“大冰箱”,箱體內呈格子狀,擺設著不同門類的古籍。 熊忠華介紹,重慶現存的254部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包括唐、宋、元、明等寫、刻本,部分為國內外珍稀孤本,如《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二十卷》、《明季郡國利病全書》、《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二十五卷文集二卷》等。這些古籍重慶圖書館藏有208部,北碚圖書館藏有20部,西南大學圖書館藏有23部,西南政法大學圖書館藏有1部,華巖寺藏有1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有1部,黔江圖書館藏有1部。此外,重慶還評出《重慶市珍貴古籍名錄》965部。 重慶圖書館稱,此次活動將一直持續到6月21日,期間古籍保護專家可為民眾免費鑒定古籍,提供古籍收藏的專業建議等。此次展覽還將在重慶多地圖書館巡展。 |
相關閱讀:
- [ 06-12]北大古籍閱覽室暫停借閱引抱怨 稱在雨季保護古籍
- [ 05-27]研究稱不良生活方式是導致糖尿病主因 而非遺傳
- [ 05-14]數字閱讀:追求機遇更需尊重版權
- [ 05-05]習近平考察北大 告誡學生“當官就不要想發財”
- [ 05-05]北大學生憶習近平訪北大:分享求學和出訪小故事
- [ 05-04]中國古籍修復人才奇缺:目前僅有千人
- [ 05-04]北大斥資億元回購中國典籍 含四庫全書進呈本(圖)
- [ 04-28]臺灣“圖書館大盜”橫行31年 額頭黑痣暴露身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