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共同溝的建設避免了馬路被“開膛破肚”的現象,然而國內共同溝發展正面臨尷尬。無論是在安全性、經濟性、還是在確保道路的安全暢通、城市管線的共同管理以及城市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將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它是保證城市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基礎設施,已成為21世紀城市基礎設施現代化更新與改造以及城市現代化建設的趨勢和潮流。那么如此惠及民生又有發展潛力的好項目緣何成為人人都不愿意接收的燙手山芋? 這幾天的目中,我們報道了多個城市的地下管網現狀。由于地下管道的事故,馬路拉鏈,斷路施工的情況也不斷在城市里上演。由于涉及到的部門多、管理分散、要想讓城市的地下管網工程建設做到科學有序,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下管網的各種事故,現在已經向人們發出了警告,提醒著我們必須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值得關注的是,一種名為共同溝的城市設施,正在改變這樣困局。 地下管網屢生險情,如何保障城市“血管”通暢? 2011年6月23日北京暴雨,積水造成22處道路中斷,76條地面公交線路受到影響,3條地鐵部分區段停運;5人遇難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間,160.2萬人受災,經濟損失116.4億元,79人遇難 2014年5月23日廣州暴雨,受災群眾達22.0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0.6萬畝,倒塌房屋6810間,直接經濟損失超過7億元。因災死亡7人,失蹤1人。 每當夏季來臨的時候,地下管網就會成為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話題。暴雨引起的內澇、交通阻塞和安全事故,不僅暴露出城市排水系統的巨大缺陷,同時也是對城市“地下生命線”的一次次考驗。 2013年11月22日,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發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75172萬元。 2014年4月10日,蘭州發生自來水苯含量超標事件,自來水水管水樣被檢測出苯含量超過國家標準近20倍,結論是地下自流溝滲漏。 接二連三的管道泄漏、爆燃等事故,將城市地下宛如“蜘蛛網”一般錯綜復雜的管網和諸多潛藏地下的管網隱患呈現在人們面前。而要想確保各種生命線設施的穩定安全,同時避免馬路被反復開膛破肚,建設地下城市綜合管廊,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共同溝,似乎就成了解決所有煩惱最好的手段。 胡喆:上下交錯,錯綜復雜。 2014年5月份,北京通州的共同溝,北環環遂工程,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將進入最后的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所謂共同溝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市政、電力、通訊、燃氣、給排水等各種管線集于一體,實施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徹底改變以往各個管道各自建設、各自管理的零亂局面。 |
相關閱讀:
- [ 06-10]深圳特大暴雨部分居民損失超百萬 地下管網引擔憂
- [ 12-25]福州城區水管頻爆裂 因約390公里水管超齡服役
- [ 11-27]青島東黃事故9名相關人員被控制 管網隱患釀災難
- [ 08-02]福州東方高爾夫小區一天停水三四次 居民受不了
- [ 06-21]城市地下管網設計管理混亂 城區可“看海捕魚”
- [ 06-01]北京27年未換地下管網信息 排水泵竟是蘇聯遺產
- [ 05-22]哈爾濱地下管網信息系統將投用 實現快速定位漏點
- [ 01-06]民建建議:建立地下管網管理平臺和信息共享機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