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清淡房價止漲引發擔憂 樓市會“撞冰山”嗎?
2014-06-16 06:52:51?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會不會出現“次貸危機”“日式崩盤”? 不會出現斷崖式暴跌,需防范價格增長過快導致市場脫離實際使用需求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對宏觀經濟尤為重要。”秦虹介紹,我國房地產業產業鏈較長,上下游涉及幾十個產業,影響面較廣。 更重要的是,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樓市平穩直接關系到金融安全。劉洪玉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全部貸款余額、房地產貸款余額、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分別是1998年的8、39、19和190倍。秦虹也認為,2013年房地產開發貸款占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6.6%,個人購房貸款余額占14.1%,一旦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將對金融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此次樓市調整是近十幾年來首次非行政干預因素導致的市場波動,也引發輿論格外關注。 “過去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每3至4年也會出現周期性調整。但相比2008年、2011年政策性壓制導致的市場調整,本次樓市變化是歷史上首次出現的非政策因素導致的市場降溫,可能會導致本輪調整周期較長深度較深。”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本次出現調整的原因有三:一是資金價格上漲導致房地產按揭、開發信貸收緊,房地產不得不“讓利跑量”;二是全國總體樓市供應告別絕對短缺,三四線城市出現供應過剩;三是自住房增加供應、房貸緊縮及樓市負面新聞增多的情況下,購房者預期出現變化。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當三四線城市陸續出現供應過量、價格停滯甚至下跌時,人們擔憂“斷供”蔓延引發美國式“次貸危機”。另一方面,盡管目前一二線樓市還處于增幅收窄的上升通道,但過去一年豪賭“地王”的大量房地產企業在目前的融資環境下會否遭遇資金鏈斷裂,從而引發多米諾效應,導致日本式的“斷崖式暴跌”,也是市場所擔心的。 “我們不可能出現美國式的次貸危機。在美國,金融機構在全部存量住房中擁有的權益超過50%,而我國住房金融發展水平遠遠比不上美國的水平。”劉洪玉說。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分析,日本房價出現整體趨勢化下降時,城市化率約為60%至70%。而日前中國公布的53.73%的城鎮化率實則為勞動力的城市化率。“按原住人口和舉家轉移人口數的比例嚴格來算,中國真正的城市化率不超過40%。因此房價不會出現外界所說的暴跌風險。當前房地產市場沒有進入趨勢性下降,只是階段性調整。” 劉洪玉也認為,日本地價泡沫的破滅,市場飽和、價格過高是內因,日元急速貶值、股市暴跌是外因。而我國還處于快速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住房市場有實際的使用需求支撐。“中國樓市不會出現所謂斷崖式暴跌。我們需要防范的,主要是價格增長過快導致的住房市場脫離實際使用需求支撐的情況,因此我們要下大力氣確保住房價格的基本穩定。” |
相關閱讀:
- [ 06-13]臺灣房價年漲達11.28% 飆上全球第3名
- [ 06-13]IMF警示全球樓市過熱風險 敦促加快行動抑制房價
- [ 06-12]福晟首推12萬開盤鉅惠 或為房價下滑拐點
- [ 06-12]加州小鎮房價超曼哈頓 中國買家3天拿下千萬房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