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兩年,手術十余次,全身多處骨折的廣州小伙崔健(化名)在解放軍第458醫院骨科醫護人員的悉心救護下已能正常走路。6月11日,為感謝醫院對愛子的救護,崔媽媽把自己親手繡的、兩米多長的十字繡匾牌“妙手回春、仁心仁術”送給骨科的李裕標主任及全科人員。 送院時失血性休克 2012年11月10日晚,崔健在陽臺上乘涼,一個沒留神,從六樓墜落。崔健的母親說:“幸好在跌落過程中,被二樓的擋雨棚擋了一下,起到了緩沖作用,他才撿回一條命。”她坦言,她是單親母親,跟孩子相依為命,如果孩子有什么意外,她也不想活了。 李裕標回憶當時的情景:“入院時,患者全身冰涼,脈搏微弱,創傷性失血性休克,全身多達八處地方有骨折,全身多處軟組織挫裂傷,并伴有創傷性濕肺,雙側血氣胸。”骨科多名專家對崔健的傷情進行反復商討。“若要完全康復,需要做多次手術,而且手術風險很大。”李裕標說。 現已能正常行走 兩年來,458醫院先后為崔健進行了大大小小15次手術。 崔健的主治醫生周本根醫生告訴記者:“崔健左側手臂上段為粉碎性骨折,手臂骨折碎塊達六塊之多,我們進行了左側手臂復位固定術,術后觀察一段時間,發現骨頭愈合不好。經過討論,決定為崔健做自體骨頭移植手術,從盆骨上取下骨頭移植了進去,手術從上午9時一直到下午5時。手術很成功,恢復也很好。” 上周,在骨科病房導診臺前,崔健的母親將繡了兩個多月的十字繡送給骨科醫護人員,她緊握著李裕標的手說:“我兒子終于能下床走路了,十分感謝醫院醫護人員兩年多來對他的治療和照顧。” 李裕標介紹,目前崔健恢復良好,已能下床正常行走。在兩年多的治療中,醫生的醫術、患者的求生意志與術后護理都很關鍵,三者缺一不可。崔健日后最主要的是要進行康復訓練,保守估計只要不出意外,能恢復到傷前功能的90%。羊城晚報記者王普 通訊員 何曉喆 黃雙權 |
相關閱讀:
- [ 06-15]旅游合同未簽意外險 游客途中骨折無處索賠償
- [ 06-15]英格蘭隊醫慶祝時腳骨折|BBC電視轉播驚現奇葩失誤
- [ 06-15]太離奇!英格蘭隊醫慶祝時腳骨折 當場被抬下
- [ 06-12]老人跌倒切莫“隨便扶” 扶得不對或加重骨折出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