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駁美方有關孔子學院干預學術自由一說
2014-06-20 19:28:33??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孔子學院有力推動了中國文化與各國文化的交流。圖為美國普渡大學孔子學院和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師生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進行文化交流,并展示自己的漢語書法習作。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自2004年首個孔子學院成立以來,截至2013年年底,全世界已有115個國家(地區)建立了440所孔子學院,成為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的全球品牌和平臺 “我們希望有更多孔子學院” 6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題為《美國教授集體呼吁慎與孔子學院合作》的文章稱,“為維護學術自由,美國大學教授協會本月公開呼吁美國各高校,結束與孔子學院的合作或重新談判條件”。但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親身參與孔子學院建設和運行的外國學者都對《紐約時報》的報道感到震驚,認為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態度帶著政治偏見,是在故意抹黑孔子學院。事實上,與《紐約時報》報道相反,孔子學院在全球蓬勃發展,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大學的歡迎。 無端指責,出于政治目的 德國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院長培高德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從他個人來看,院方在制定活動安排上擁有自主決定權,比其他文化機構更有自由度。中國與外國的大學共建孔子學院,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中方沒有對孔子學院施加影響。 他表示,孔子學院是在外國的大學中建立,但主要任務是傳播語言文化,對大學的科研教學不構成影響。“我認為,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態度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 泰國川登喜皇家大學素攀孔子學院泰方院長楚嬌·巴維瑟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她不認同《紐約時報》的報道,中國的孔子學院項目是遠離和超越政治的,它在任何一個國家開展的活動涉及的領域都是語言學習、文化藝術交流等,而非政治。 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穆罕默德·扎耶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一部分人關于孔子學院的觀點沒有事實根據,簡直荒唐可笑。他認為,孔子學院既沒有破壞當地的學術環境,更不是所謂的外交手段或工具,而是一個推廣中國文化的國際性學術組織。美國媒體的報道別有用心,顯得心胸狹隘。 |
相關閱讀:
- [ 06-20]人民日報:加大替考的違法成本
- [ 06-20]人民日報:香港與祖國同發展共繁榮
- [ 06-20]人民日報:加大替考的違法成本
- [ 06-20]人民日報:香港與祖國同發展共繁榮
- [ 06-19]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誠實守信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