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全球共治的新機遇
2014-06-24 12:15:11??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6月23日的倫敦印上了互聯網領域的歷史印跡——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代表中國政府在ICANN第50次大會作主旨演講。這是ICANN成立16年來首次邀請非主辦國官員在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也是中國部長級官員首次在全球互聯網治理核心機構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全世界都聽到了魯煒代表中國政府以積極、開放、合作態度在國際上提出的共建、共享網絡治理的主張。 今年是互聯網歷史上的重要一年:2月,中國成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可謂中國互聯網治理的元年。3月,美國政府公開聲明,愿意放棄對ICANN的管理權;4月,各國齊聚巴西圣保羅,圍繞國際互聯網治理達成諸多共識。誠如魯煒所言,這意味著ICANN的發展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互聯網全球共治時代從此開啟。 魯煒在大會上提出,應該達成這樣7點共識:一是互聯網應該造福全人類,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而不是危害;二是互聯網應該給各國帶來和平與安全,而不能成為一個國家攻擊他國的“利器”;三是互聯網應該更加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因為他們更需要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四是互聯網應該注重保護公民合法權益,而不能成為違法犯罪活動的溫床,更不能成為實施恐怖主義活動的工具;五是互聯網應該文明誠信,而不能充斥謠言和欺詐;六是互聯網應該傳遞正能量,繼承和弘揚人類優秀文化;七是互聯網應該有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因為這關系到人類的未來。 在ICANN高級別政府會議上,魯煒提出平等開放、多方參與、安全可信、合作共贏四項原則,建議盡快確定協調工作組人選,充分體現網民的數量分布和地區代表性;盡快制定ICANN國際化改革方案;盡快起草完成國際互聯網治理聯盟章程;建立完善網絡治理機制和工作模式;團結世界前沿理論專家、技術專家,研究探索互聯網發展規律,推動互聯網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健康發展;搭建國際互聯網交流平臺、創辦多語種網站,傾聽各方訴求,促進對話交流,凝聚各方共識。 這七點共識、四項原則,是中國政府經過深思熟慮向世界提出的新倡議,是對ICANN提出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網絡”愿景的進一步拓展與延伸;涵蓋了互聯網發展的方方面面,把握了時代的脈動,無論是廣度上還是深度都體現了深邃的戰略眼光。 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切中當下網絡治理的要害。 西方人發明了互聯網,中國在這個領域開始是以學生的面目出現的。但是從今年4月中國在巴西圣保羅國際互聯網大會上受追捧,到魯煒在此次ICANN倫敦會議提倡議,中國在國際互聯網領域的分量越來越重,這是中國的榮譽,也是全球網絡共治的利好。 中國有參與互聯網全球共治的誠意。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久前訪歐時向世界宣布,中國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主張“要多邊不要單邊、要對話不要對抗”。在此背景下,正如魯煒在演講中所說,習近平主席一直倡導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中國真誠希望與各國攜手合作,努力推動互聯網治理邁向全球共治時代。 中國有參與互聯網全球共治的資格。中國擁有超過6億的網民,中國擁有12億手機用戶、5億微博用戶、5億微信用戶,每天信息發送量超過200億條;中國擁有400萬家網站,上網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形態;中國的電子商務年交易額超過1萬億英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正輻射全球,成為國民經濟的最大增長點……這說明了中國以創新、包容理念確立的互聯網管理措施十分有效,不容置疑。 因為中國的加入,互聯網的全球共治之路被大大拓寬。世界正迎來互聯網全球共治的新機遇。文/東方曉 |
相關閱讀:
- [ 06-24]清大學習吧:用互聯網思維定義教育
- [ 06-23]互聯網思維下的固生堂中醫成就新型社區衛生服務模式
- [ 06-23]互聯網如何造星? 《男身女神》:網友來決定(圖)
- [ 06-20]上海市統計局:六成受訪者用過互聯網金融產品
- [ 06-20]互聯網時代,企業如何不成為轉瞬即逝的“流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