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講話
2014-06-29 07:04:3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 ——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2014年6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吳登盛總統, 尊敬的安薩里副總統, 尊敬的各位使節、各位嘉賓,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這是中國、印度、緬甸和國際社會共同的盛會,對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增進各國人民友好合作、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里,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對各位嘉賓和朋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剛才,吳登盛總統、安薩里副總統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重要講話,我對他們的講話表示高度評價。 60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興起的非殖民化運動中,亞非拉民族獨立解放事業蓬勃發展,新生的國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國際關系。中國、印度、緬甸順應這一歷史潮流,共同倡導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緬分別發表聯合聲明,確認這五項原則將在相互關系以及各自國家同亞洲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中予以適用。這是國際關系史上的重大創舉,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撫今追昔,我們對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三國老一輩領導人表示深切的緬懷,對長期以來堅持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各國有識之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們共同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就是要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弘揚這五項原則,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共同建設合作共贏的美好世界。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所以在亞洲誕生,是因為它傳承了亞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傳統。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和為貴”、“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兼愛非攻”等理念。印度、緬甸等亞洲國家人民也歷來崇尚仁愛、慈善、和平等價值觀。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用詩歌的語言寫道:“你以為用戰爭可以獲取友誼?春天就會從眼前姍姍而去。”緬甸人民建立了和平塔,用來祈禱世界和平。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生動反映了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并賦予這些宗旨和原則以可見、可行、可依循的內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包含4個“互”字、1個“共”字,既代表了亞洲國家對國際關系的新期待,也體現了各國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的國際法治精神。 上個世紀50年代,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導下,中印友好之風吹遍了兩國廣袤大地。當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時,到處可以聽到“潘查希拉金達巴”(五項原則萬歲)、“印地秦尼巴伊巴伊”(印中人民是兄弟)的歡呼聲。中緬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導下妥善解決了邊界問題,1960年兩國簽署邊界條約,這是新中國同周邊鄰國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中緬兩國還簽署了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這是亞洲國家間首個和平友好條約。 6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在中國、印度、緬甸生根發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亞洲、走向世界,中國、印度、緬甸都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中方認為,總結國際關系實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印方認為,如果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所有國家相互關系中獲得認可,那么世界就幾乎不會有任何沖突和戰爭。緬方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一切國家都是適當的指導原則。 |
相關閱讀:
- [ 06-28]習近平:要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
- [ 06-28]習近平: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
- [ 06-28]習近平:反對采取非法手段顛覆別國合法政權
- [ 06-28]習近平:企圖建立單一文明的一統天下,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 [ 06-28]習近平:熱衷使用武力 不是強大表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