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半年“微刺激”促經濟復蘇 預計政策傾向寬松
2014-06-30 07:35:31??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多項宏觀數據轉暖向好微刺激政策見成效 在經濟微刺激政策之下,匯豐制造業PMI數據轉暖。匯豐6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預覽指數為50.8,6個月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以上,并創下了7個月新高,今年以來首次回到榮枯線以上。其中,產出、新訂單、新出口訂單等7個指數6月均環比上升,進入高于50擴張領域的有6個,與此同時,就業指數也表現企穩。聯系到此前5月中國官方和匯豐制造業PMI雙升的趨勢,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下行趨勢止步,“微刺激”初見成效。 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受益于政府前期推出的“微刺激”政策顯效。結構性減稅、擴大財政支出和基建投資、定向降準等,對實體經濟起到了支撐作用。 財經評論人郁慕湛認為,6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重返榮枯線之上,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宏觀調控層在今年3月底4月初決定的棚戶區改造、鐵路建設和對小微企業優惠的三項經濟推進措施,刺激了中國經濟最低層部分活躍起來。第二次定向降準配合這些微刺激措施在金融貨幣上能得到了具體落實。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數據顯示國內訂單和外部需求重返擴張區間,去庫存加速,就業指標企穩,經濟“轉危為安”。隨著微刺激措施逐步見效,未來幾個月投資和出口有望持續改善。 除了PMI數據外,社會用電量、新增貸款以及消費等多項經濟先行數據均展現了經濟轉暖的態勢。 其中,用電量被稱為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用電量增速比4月份提高0.7個百分點。1-5月,全國社會用電量累計216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此前我國社會用電量增速處于連續下滑狀態,4月的社會用電量增速更是2013年4月以來的最低月份。 此外在我國的用電結構中,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0%,重工業又占工業用電的60%。從5月份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全國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5%,重工業同比增長5.9%,環比都有改善,這直接反應出經濟發展逐有所回暖。 5月份新增銀行貸款也超預期,規模達到8708億元,同比多增2014億元。與此同時,5月出口、投資、消費均呈相對平穩態勢。 2014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5%;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0.1%。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原副院長曹和平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基本可以判斷經濟在緩慢恢復向好,中國經濟“雙喜臨門”。 對于經濟先行數據的全面回升,多家機構認為,盡管經濟下行風險仍存在,但中國經濟或已經觸底,中央祭出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以及經濟結構調整也開始初見成效。 專家普遍看好經濟走勢預計政策傾向仍寬松 “盡管政策微調尚不足改變整個經濟發展的軌道,但這些政策將有助于提升市場情緒并使得經濟增長進一步企穩。”澳新銀行研究報告指出。 高盛高華中國宏觀經濟學家宋宇認為,5月和6月匯豐PMI數據的上升為近幾個月官方數據所反映出的實體經濟環比加速的走勢提供了獨立佐證。經濟環比增速的反彈是受到國內政策立場放松和外需走強的共同推動。預計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保持寬松的政策傾向。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認為,目前的微刺激將會持續一段時間,接下來的重點是要抓相關政策的落實和執行。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表示,在房地產調整見底回升之前,政策刺激下的上升動能將與房地產下行動能相抗衡,目前還沒有出現趨勢性變化。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不能松勁,推進改革以改善供給面效率才是經濟出現趨勢性變化的最大希望。 6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大長江經濟帶投資,政策通過基建穩增長意圖明顯。業界認為,隨著房地產下行風險繼續釋放,基建投資仍是對沖房地產下行風險的主要工具。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認為,前期兩次定向降準、小企業稅收征收調整、簡化審批等微刺激政策效果未來仍會持續體現。 “現在出口相對穩健,采購經理人指數上升內含了固定增長投資上升,再加上政府微刺激的連續作用,以及最近的定向降準。我認為,今年經濟保7.5%以上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曹和平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中新網金融頻道) |
相關閱讀:
- [ 06-27]央行: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8月起施行
- [ 06-27]央行正回購暫停 資金面年中無虞
- [ 06-27]銀行間利率飆升 央行四個月來首次暫停正回購
- [ 06-26]央行調查:半數城鎮居民預期下季房價基本不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