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動“九·一八”事變的罪魁禍首:板垣征四郎 被判絞刑的甲級戰犯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擴大侵華戰爭 下場:絞刑 板垣征四郎( 1885年~1948年) 日本陸軍上將,甲級戰犯,雙手沾滿中國人民和亞洲人民鮮血的劊子手。 板垣征四郎出生在巖手縣巖手町沼宮內。其祖父直作是藩主的講師,神道教徒;其父親政德受日本儒學影響較深,是個虔誠的神道教徒。板垣深受其祖父的影響,從小立下了“長大以后當大將”的志向。 他先后進入仙臺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和東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04年參加日俄戰爭,任排長。1913年入日本陸軍大學學習,1916年畢業。1917~1919年,任參謀本部部員,駐在中國昆明、漢口,負責收集中國的情報。1922年到參謀本部中國科任職,頻頻到中國從事陰謀活動。1929年任關東軍某部團長,駐中國沈陽。當年調任關東軍高級參謀。1931年與關東軍主任參謀石原莞爾狼狽為奸,策劃“九·一八”事變,炮制偽滿洲國傀儡政權,是制造“九·一八”事變的主犯之一。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以前,他就不止一次地鼓吹侵略中國東北,把東北看成是日本“國防的第一線”,并參與了事變的陰謀策劃活動。后來,他實際充當了這次侵略行動的主角和前線的實際指揮者。1932年3月偽滿洲國成立后,充任執政顧問和軍政部最高顧問。 1937年,他本任奉天(沈陽)特務機關長,卻跑到天津策動國民黨政府的內變工作,以配合日軍大舉進攻熱河、華北。1934年升任關東軍副參謀長兼駐偽滿洲國武官,又染指內蒙,妄圖把內蒙從中國分裂出去,并在內蒙和華北制造偽政權。1936年升任關東軍參謀長,又在內蒙挑起了綏遠事 件。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此時擔任駐本土廣島第5師師長的板垣征四郎,又被派往中國直接參加侵略華北和華中的戰爭。同年率軍進攻山西時,在平型關戰斗中遭到中國八路軍的痛擊。1938年春,又率第5師參加徐州地區的作戰,在臺兒莊戰役中受重創。1938年5月,奉調回國,出任改組的近衛內閣的陸軍大臣,主張擴大侵華戰爭,親自下令擴大戰爭范圍。 他參加了重要內閣會議,決定打倒中國國民政府,以拼湊的傀儡政權取而代之,并對籌組汪精衛傀儡政權負有重要的罪責。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擔任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繼續參與侵華戰爭的指揮事宜,并對日本侵略軍在中國解放區的暴行負有責任。1941年晉升上將,調任日本朝鮮軍司令。1943年任最高軍事參議官。1945年4月,出任總部設在新加坡的第7方面軍司令,指揮日軍在荷屬東印度和馬來亞等地同盟軍作戰。9月日本宣布投降后,率第7方面軍在新加坡向英軍投降。 板垣征四郎作為日本法西斯軍事頭目之一,積極參與策劃和實施了對中、美、蘇等國的侵略戰爭。他在侵華戰爭中充當了重要角色,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日本投降后,駐日盟軍總部于1945年12月下令將甲級戰犯板垣征四郎逮捕。1946年5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審判板垣征四郎,檢查官指控他犯有侵略中國等10項戰爭罪行。 1948年11月12日,法庭最后判決板垣征四郎絞刑。同年12月23日,板垣被押上東京巢鴨監獄行刑室的絞刑架,12分鐘后氣絕命亡。 |
相關閱讀:
- [ 07-05]第三名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公布:用殺人讓士兵試膽
- [ 07-04]山西現日軍侵華戰犯審判書籍 日軍將領口述其滔天罪行
- [ 07-04]第二個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公布 曾屠殺村民
- [ 07-04]第二個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公布:屠殺俘虜計入戰果
- [ 07-04]45名日侵華戰犯供詞公布 1964年均被釋放回國(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