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鳥敏夫:擴大侵略戰爭的“最有力的宣傳者” 下場:服刑期間死于獄中 白鳥敏夫1887年生于千葉縣,畢業于東京大學法學部,然后入外務省就職。先后任駐美國、德國大使館書記官,1930年晉升為外務省情報部長。從這時開始,他與軍部來往密切,主張實行強硬外交政策,積極推行日本的大陸擴張政策。 1931年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后,白鳥站在軍部和關東軍的立場上,積極鼓動日本拒絕接受李頓調查團報告書,最后日本退出了國際聯盟。為此,白鳥受到軍部的青睞,不久出任駐瑞典大使,開始了他效忠日本侵略政策、促進日本同德意志、意大利結成三國同盟的外交生涯。 公然違背政府意志,私下允諾德、意遭攻擊日本即參戰 1938年,白鳥出任駐意大利大使。1939年1月,平沼騏一郎內閣成立,納粹德國為了擊敗英法,獨霸歐洲,窺視蘇聯,再次向平沼內閣提出三國結盟方案(1938年8月,德國曾向近衛內閣提出議案,因內閣意見不統一未能實現),希望日本在亞洲戰場控制英美和蘇聯,由三國瓜分世界。 這一方案受到日本駐德國大使大島浩和駐意大利大使白鳥敏夫的積極贊同和支持,兩人聯名向內閣提出贊同意見。平沼內閣立即就德國的提案進行討論,陸軍大臣板垣征四郎與陸軍次長東條英機積極贊同三國軍事結盟,認為這樣能牽制英美對蔣介石政權的支持,盡早從中國戰場的泥潭中拔出腿來。 外務大臣有田八郎及海軍派雖然也贊同締結三國同盟條約,但認為蘇聯是日本的主要敵人,主張回避同英美的沖突。他們把內閣的這種意見傳達給大島和白鳥兩大使,訓令其分別向德、意轉達。然而,因為內閣沒有明確表示不對英美開戰的態度,大島和白鳥竟聯名表示,不能將內閣的這種訓令轉達給德意兩國。駐外大使公然違背政府意志,即使在戰爭時期也不多見,其原因是背后有陸軍部當后臺。 3月22日,內閣召開有總理、陸相、海相、大藏相、外相參加的五大臣會議,提出一個模棱兩可的方案,即德意同英美開戰時,日本原則上予以支持,但目前和不久的將來很難參戰。豈料,大島和白鳥竟然違背政府的意旨,私自向對方外交部長許諾:“如果德、意遭到蘇聯以外國家的攻擊,日本負有參戰的義務。” 有田外務大臣得知兩大使擅自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許諾,一度提出質疑,卻遭到陸軍大臣板垣征四郎的斥責,聲稱駐外大使在國外代表國家,所講之話不能收回!4月11日,昭和天皇召見板垣,指出兩大使擅自表示參戰之意,觸犯了天皇的“統帥權”。同年8月,內閣召開五大臣會議,海軍方面也對三國同盟反映冷淡,板垣遂辭去陸軍大臣,演出戰爭期間陸軍派倒閣的慣伎,平沼內閣只好宣布總辭職,三國同盟暫成懸案。 三個法西斯國家最終走到一起 這以后,經過阿部和米內短暫內閣,1940年7月,近衛文麿再次出面組閣,啟用親德、意派松岡洋右為外務大臣,三國同盟正式提上日程。8月1日,松岡召見德國駐日本大使,探詢德國對日美、日蘇關系的看法,并提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接著,納粹德國派斯塔馬特使訪日,同松岡洋右舉行會談,希望日本能夠牽制美國,采取強有力和有效的措施抑制美國,認為如果對美采取謙讓和軟弱態度,反而會招致侮辱和危險,并表示贊同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 1940年9月9日,近衛內閣召開首相、陸相、海相、外相四相會議,確立了締結日德意軸心國軍事同盟的原則。9月27日,德意日正式在柏林締結了三國軍事同盟條約,三個法西斯國家最終走到一起,這其中,不能不說有白鳥的一份“功績”。 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認為是擴大侵略戰爭的“最有力的宣傳者” 三國軍事同盟條約簽字后,白鳥被調回國,充當外務省顧問。1940年8月,近衛內閣發起成立大政翼贊會,解散國內的一切政黨,鼓吹“一國一黨主義”,日本隨即進入“一君萬民”、“萬民翼贊”的軍事法西斯“總力戰”體制。白鳥不甘寂寞,被推舉為大政翼贊會的總務,具體負責大政翼贊會的運作事宜,為強化日本對外侵略、對內鎮壓的軍事法西斯體制效盡了犬馬之勞。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白鳥被占領當局以A級戰犯嫌疑逮捕,1948年11月以“共同謀議侵略戰爭罪”被判處終身禁錮(無期徒刑)。法庭認為,白鳥任職期間,是擴大侵略戰爭的“最有力的宣傳者,其流毒最深”,“在量刑時不是考慮他的職務,而是他的活動超越了自己的職務,所以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本法庭把他列為共同謀議(侵略戰爭)的人物行列,其罪大焉”,“在共同謀議過程中,白鳥不僅努力地誘導輿論,而且無論在臺上,還是在臺下,為推動各屆政府實現共同謀議的目的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展開了各種行動”。 1949年9月,白鳥敏夫在服刑期間死于獄中。 |
相關閱讀:
- [ 07-05]第三名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公布:用殺人讓士兵試膽
- [ 07-04]山西現日軍侵華戰犯審判書籍 日軍將領口述其滔天罪行
- [ 07-04]第二個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公布 曾屠殺村民
- [ 07-04]第二個日本侵華戰犯檔案公布:屠殺俘虜計入戰果
- [ 07-04]45名日侵華戰犯供詞公布 1964年均被釋放回國(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