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英國《金融時報》網站近日報道,在陜西省南部的紫陽縣蒿坪鎮,這里的人大多都有一口黃牙,已經成為遠近皆知的事實,以至于還有了專門的稱呼——“蒿坪牙”。 報道里說,這種牙,在科學上被稱為“氟斑牙”,實際上背后是燃煤污染造成的氟中毒。 《金融時報》網站的報道說,陜西蒿坪產煤,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當地的煤含氟量高。燃煤釋放的氟等有害物污染了室內空氣和食品,使生活在這一環境的人群發生慢性蓄積性中毒,病癥就是氟斑牙和氟骨癥。報道還說,相對于氟斑牙的尷尬,氟骨病對人們生活的實際影響更大。 在安康市紫陽縣工作的小梁已經在當地生活了很多年,在他的眼中,“氟斑牙”似乎是當地人身上普遍的特征,尤其以蒿坪鎮最為明顯。 小梁:我們周圍人的牙齒會特別的黑,或者會有黃斑,就跟抽完香煙一樣。還有就是有一些老年人,他可能會在年紀大的時候骨頭特別脆,稍微摔一跤就可能會導致骨折之類的情況。 小梁還講到在當地的一個現象,就是鎮上一些四川嫁過來的媳婦過了幾年后牙齒慢慢也出現了變化。 小梁:剛開始人家牙齒還是相對比較正常,來了蒿坪之后,大概三年或者三年往上,她的牙齒就完全變成了一種黃的或者黑的那種,就跟吸完煙一樣,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跟當地的水質有關。 那么,當地燃煤污染造成的氟化物足以產生那么大的影響嗎? 清華大學禚玉群教授說,他并不清楚陜西省南部地區的具體情況,但在我國其他地區的確有燃煤污染造成的氟中毒情況。 禚玉群:人們有的可能不太了解,在燃煤有害元素中汞、鉛、氟、甚至鉻等重金屬。因為煤質變化特別大,而各個地方煤含量也都不一樣,一般川、陜、貴州,西南地區煤里面的氟的含量是比較高的。 而在暨南大學大氣環境安全與污染控制研究所吳兌教授看來,當地是否屬燃煤污染造成的氟中毒,還有待進一步求證。 當然,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在我國陜西、山西的部分地區本身地質環境中氟含量就偏高,不過在環評的總體評價中,當地并沒有出現超標現象。 吳兌:山陜19個城市中大氣中氟化物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在廣大區域沒有出現超標現象。 因此,我們還需進一步調查:當地出現的氟中毒到底是地質本身造成的、還是水污染、亦或是環境、空氣造成的,或者是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而據此解釋為燃煤造成的氟中毒,如果沒有科學數據作支撐,也是站不住腳的。 吳兌:大氣中的氟化物使人得到上海,這個可能性是不高的。第二個如果說是定義是燃煤,這個應該也是證據不足,因為如果是燃煤,那反而是還有更直接、更典型的污染物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的。(記者溫飛 劉玉蕾 劉濤) |
相關閱讀:
- [ 05-08]北京治理燃煤污染:今年“減煤換煤”150萬噸
- [ 03-08]吳曉青:燃煤、工業、機動車、建筑和道路揚塵是污染主要原因
- [ 03-08]燃煤、工業、機動車、建筑和道路揚塵是污染主因
- [ 03-01]中科院專家:北京灰霾主要形成于周邊燃煤排放
- [ 02-19]北京環保局突擊檢查燃煤鍋爐 滾滾濃煙將罰無上限
- [ 01-16]河南連續多天霧霾 燃煤煙塵是空氣污染頭號元兇
- [ 12-30]大興3年內再淘汰262家污染企業 可壓減燃煤16萬噸
- [ 12-09]成都大氣污染來源5大方面 燃煤揚塵等貢獻率最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