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上半年進行動層面 存款保險制度建立提速
2014-07-11 07:01:19??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7月11日電 (金融頻道 汪潔) 上半年,金融改革步伐逐漸展開,圍繞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宣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金融改革相關內容,央行陸續啟動了包括民營銀行試點工作、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推動利率市場化等改革措施。業內認為,金融改革從理論層面跨入了行動層面,下半年金改將延續改革思路繼續進行。其中,存款保險制度有望盡快出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6月25日表示將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研究制定金融機構破產條例。 啟動民營銀行試點工作 3月11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金融改革與發展”主題記者會表示,根據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分工安排,“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已列為今年改革重點工作,由銀監會牽頭推進。 按照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國務院的有關要求,在各地轉報推薦的試點方案中擇優確定了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將由參與設計試點方案的阿里巴巴、萬向、騰訊、百業源、均瑤、復星、商匯、華北、正泰、華峰等民營資本參與試點工作。這次試點將遵循共同發起人原則,按每家試點銀行不少于兩個發起人的要求,開展相關籌備工作,這些試點銀行將選址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廣東等地區。 專家認為,開設民營銀行是我國金融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發揮出民間資本的活力,走出差異化的商業模式是試點的重要意義。 “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不僅能讓龐大的民間資本發揮活力,而且能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的效率,增加金融服務供給,更好地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認為,民營銀行要扭轉過去的金融資源錯配,就要走出不同于傳統銀行的發展路徑,要突出特色化業務、差異化經營。 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機制進一步完善 從1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6.0990,及至6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1528,貶值幅度較大。回顧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整體呈現出雙向波動趨勢,其中,6月3日至6月10日一周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更是雙向波動得厲害。 中國人民銀行發公告稱自2014年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央行表示,將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浮動區間擴大引發市場關注。多名專家認為此舉或倒逼中間價形成更市場化。如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說,自今年2月18日人民幣出現多日貶值走勢以來,人民幣雙向波動的預期正在形成,此時擴大人民幣兌美元浮動區間,有利于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發揮市場作用,并充分發揮匯率杠桿在國際收支調節中的作用。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本次從1%僅擴大至2%,低于其此前預計的2.5%至3.0%,顯示央行仍相當謹慎。我國從2005年啟動匯改,而今已進入第9個年頭,如果對照其他從固定匯率有序退出過渡到浮動匯率先行者的歷程,它們在類似時段都接近完成匯率的自由浮動。 央行逐步推動利率市場化 央行上海總部6月27日表示,將自2014年6月28日起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試點,由上海自貿區擴大到上海市。此前,自今年3月1日起放開上海自貿區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 此次放行,上海成為在全國率先實現外幣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城市。在政策實施初期,上海地區金融機構對單位客戶外幣存款實行自主定價,根據市場運行情況,央行上海總部將擇機把個人客戶外幣存款納入試點范圍。 據悉,2012年6月央行將存款利率上限上浮10%,2013年7月放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后,2013年10月央行又推出了“貸款基礎利率”,此次上海自貿區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的放開,專家認為,這是第一項走出自貿試驗區、推廣復制到區外的金融改革政策,存款利率市場化再度獲得突破,是利率市場化進程逐步加快的表現。 此外,同業存單業務的在2013年的基礎上擴容。2013年年底,央行正式推出同業存單業務,10家銀行獲得首批試點發行資格,標志著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向前推進一大步。上半年同業存單發行機構迎來擴容,2014年5月12日,浙商銀行在銀行間公開市場成功發行15億元同業存單,期限6個月,成為同業存單擴容后首家發行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業內人士認為,同業存單發行機構擴大到更大范圍,將真正促發利率市場化的提速。 此外,2013年6月13日正式上線的余額寶發展迅猛,截至今年3月31日資金規模達到5413億元。業內普遍認為,余額寶對金融改革的正面效應大于其負面效應,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是最為慎重的,余額寶的出現無疑大大加快了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或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劍閣5月10日表示,上半年很多金融改革的重大舉措密集出臺,表明金融改革已經從理論層面全面進入行動的層面。金融改革有望引領中國經濟迅速渡過經濟結構的轉型期、體制改革的陣痛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打造中國經濟發展的升級版。 金融改革的步伐下半年或繼續進行。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4年第二季度例會7月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將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其中,多名專家認為,存款保險制度是利率市場的重要前提,亟待出臺,如上海交通大學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張春此前表示,利率市場化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6月2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作了題為《國務院關于加強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工作情況的報告》,表示將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研究制定金融機構破產條例,對嚴重違法違規、經營不善導致資不抵債的金融機構依法實施市場退出。(中新網金融頻道) |
相關閱讀:
- [ 06-30]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 黑龍江農村金融改革破冰
- [ 06-19]自由貿易賬戶業務正式落地 金融改革拓開想象空間
- [ 05-05]金融改革的要點是“市場”
- [ 04-24]定向金融改革打造農業新“錢景”
- [ 04-22]金融改革,“倒逼”能走多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