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英大使探訪希思首相故居:吃水不忘掘井人
2014-07-11 09:51: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索爾茲伯里7月10日電 (記者周兆軍)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10日來到英格蘭南部小城索爾茲伯里,探訪位于這里的英國前首相希思故居。劉曉明說,中國有句古話“吃水不忘掘井人”。中英關系能夠達到今天的高度、深度、和廣度,離開不開60多年前英國工商界人士的“經貿破冰”,離不開希思先生等英國有識之士的“政治破冰”,也離不開佩里先生和貝彼得先生等人士數十年如一日推動中英友好合作的不懈努力。 希思于1970年至1974年間擔任英國首相,在他任期內,中英兩國于1972年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希思故居背靠埃文河,緊鄰著名的索爾茲伯里大教堂。希思在1985年以貸款購得這所房屋之后,一直把這里作為他的主要居所。2005年希思去世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負責管理這座故居,并對公眾開放。 當天,希思故居舉辦“希思:中英友誼的先行者”圖片展,既包括希思生前與中國交往的珍貴記錄,也包括中英關系幾十年發展歷程的一些重要時刻。劉曉明說,今天,中國與世界的交往空前密切,我們在各國、各界結交了不少新朋友,但是我們沒有、也不會忘記為中國發展建設,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合作做出過歷史性貢獻的老朋友。 劉曉明表示,希思先生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英國人的記憶里,他是首相,是保守黨領袖,是議會下院之父(曾是連續任期最長的下院議員),是把英國帶入歐共體的領路人;他是反綏靖的斗士,是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軍人,是音樂家,也是頂級的帆船手。對大多數人來說,能做到其中之一已是莫大成就,但希思先生卻囊括了全部。 劉曉明說,在中國人的記憶里,希思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正是在希思首相任內,中英兩國于1972年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開啟了兩國關系正常化的時代。從1974年起,他27年里訪華26次,是繼李約瑟博士后第二位獲得中國民間外交領域最高榮譽“人民友誼使者”稱號的英國友人,也是最后一位見過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三位中國領導人的外國政治家。 他表示,經過40多年的發展,希思先生與中國老一輩政治家開創的中英關系已經今非昔比。中英貿易從1972年的3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700多億美元,有望到2015年突破千億美元。相互投資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到去年底,中英雙向投資存量已超過5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英投資存量323億美元,英國也成為中資在歐洲首要投資目的地。中英人文交流蓬勃發展,人員往來從1972年的200人次增長到去年的100萬人次以上,中國在英留學生從首批16人增長到目前的13萬人,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 劉曉明說,前不久,李克強總理訪問英國并舉行兩國總理年度會晤。雙方領導人就打造共同發展、包容增長的伙伴關系達成共識,為進一步深化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繪制了藍圖。 “這次我來此訪問,就是要以中英友好之根深,促中英合作之葉茂。”劉曉明說,“我也衷心地希望通過這次訪問,能帶動更多中英兩國年輕人來此追尋中英友好永不褪色的歷史記憶,激勵他們加入到促進中英友好與合作的事業中來,共同書寫新的更加美好的篇章。” |
相關閱讀:
- [ 06-24]英媒曝美駐英大使乘坐地鐵看演唱會 獲如潮好評
- [ 06-23]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李克強訪英“十大亮點”
- [ 06-14]中國駐英大使:李克強與卡梅倫將交流5個小時
- [ 06-16]中國前駐英大使:李克強總理訪英是一次有新意的訪問
- [ 05-22]中國駐英大使:中國不相信“修昔底德陷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