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專家:兩國應調整產業政策使經濟再平衡
2014-07-11 18:57: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深圳7月11日電 (記者 鄭小紅)被稱為“中國腦庫”的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11日下午與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聯合在此間舉行“中美經濟再平衡戰略”研究成果發布會。 該《中美經濟再平衡——基于產業政策的視角分析》的研究成果顯示,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失衡肆意生長,糾正產生危機的根本原因,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產業政策加以改革,才能避免未來發生潛在的、更大規模的危機。 而迄今為止,各國采取的具體措施非常少,其中部分原因是,有效的再平衡需要主要國家對其產業政策進行重大和艱難的改革。產業政策為全球失衡問題創造了生存條件,而政府的政策經常對其起到保護或促進作用。為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必須對產業政策加以改革。 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在某些方面,兩者之間也是最不平衡的。美國經濟的特點是國內消費拉動增長型,低儲蓄,過度信用消費,高貿易赤字。中國經濟的特點是家庭消費低,高儲蓄與投資,巨額貿易順差。 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執行所長斯蒂文·奧爾森表示,美國要克服根深蒂三十年錯誤的“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回歸到成就了美國長達兩個多世紀的經濟領先地位的模式:即政府積極與私營企業合作,以提升美國的競爭力。 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中國應促使更多的國民收入從企業流向家庭。措施包括大規模改革國企;通過股息、稅收政策和提高工資將財富轉移給家庭;減少對出口的激勵和扶持,更加注重國內市場;擴大消費刺激措施,減少儲蓄,將不利于消費的因素降至最低;提高進口商品消費的便利性,實行相應的匯率等。 兩人均表示,完成上述改革需要兩國付出艱辛的努力,但時間越長,這些失衡越加劇,應對的難度越大,兩個國家因此付出的代價越高,由失衡導致全球經濟動蕩發生的可能性也越大。(完) |
相關閱讀:
- [ 01-16]江西出臺措施打造文化產業大省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
- [ 12-29]我國大型體育場館陷運營難題 多被改成娛樂場所
- [ 12-19]國務院研究確定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