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在中國迎來“黃金時代”
2014-07-15 07:00:50??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隨著居民的財富增長,資產管理在中國逐漸成為“公眾話題”。余額寶等新型理財產品讓普通人參與到投資、理財之中,資產管理這個以前被認為是“有錢人”的領域開始大眾化、平民化,由此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 在日前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資產管理大會上,證券期貨專家、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透露:“中國的私募基金變審批制為登記備案制,這對資產管理領域是重大利好?!?/p> 過去幾年,中國資產管理業務的受托管理資產規模一直保持穩定的上升趨勢。除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整體規模增速有所放緩外,其余時期中國資產管理業務規?;径急3衷?0%以上的增長速度。 有專家認為,這種高速發展除了得益于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居民財富的有效積累,還跟外部通脹環境所帶來的資產管理需求有關。特別是隨著居民財富的增長,公眾對資產管理的需求增強而且趨于多元。 網絡金融等新興領域的發展以及業務創新正在開發出新產品、新模式來滿足公眾的這些需求,資產管理的領域正在拓寬,也逐漸進入公眾的日常生活。 盡管發展迅猛,但與歐美成熟金融市場相比,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深度遠遠落后,整體仍處于較為初級的起步發展階段。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代表王端端曾指出,中國現在的資金管理行業所管理的資金在全球市場占比很小。 浙江省金融辦主任丁敏哲認為,中國已經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外貿國、第一大儲蓄國,面對如此龐大的經濟金融總量,迫切需要發展與之相適應的資產管理服務體系。 “從當前中國的金融服務體系來看,主要集中在銀行業,企業的融資以銀行信貸為主,個人的資產以銀行儲蓄為主?!倍∶粽苷f,這樣的格局既難以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層次企業的多元化資產管理需求,也難以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資產保值增值的迫切需要。 特別是隨著居民財富增長,如何在防范風險的同時開發新產品滿足分散的、細瑣的資產管理需求,仍是中國資產管理領域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胡俞越表示,建立一個運作高效、結構合理、國際接軌的資產管理服務體系無論是對于滿足老百姓財富的保值增值需求,還是對于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穩定國家經濟都具有戰略意義。 在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等金融改革開放政策正加快推進的大背景下,國家金融監管部門也密集發布并實施了一系列涉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政策法規。 有專家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變化,監管部門對行業管理的不斷放松和指導,資產管理會越來越接近發達國家業態。但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推進,監管也面臨新壓力。 當前中國對不同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實行“各管一塊”的分割管理,這就存在對一些跨界、處于“中間地帶”的新產品、新模式監管不到的風險。胡俞越表示,目前資產管理機構、產品不斷增多,需要監管機構重視和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公眾對資產管理的需求日趨多元,另一方面資產管理的新事物層出不窮,一些領域甚至“野蠻生長”,如何在防范風險的同時鼓勵創新,滿足公眾對資產管理的多元需求,是當前中國監管部門面臨的“兩難”處境。 胡俞越認為,對資產管理領域出現的新事物,最好個案處理,對違反“紅線”的機構和產品予以取締,以防范風險、確保居民資產安全,對創新、越界、另類的產品可適當留出空間,防止“誤傷”扼殺創新。 |
相關閱讀:
- [ 07-09]快播2.6億罰單進入倒計時 部分資產或轉至湘鄂情
- [ 07-09]快播部分核心資產或轉至湘鄂情旗下 天價罰單倒計時
- [ 07-09]快播2.6億罰單進入倒計時 部分資產或轉至湘鄂情
- [ 07-09]美歌手索朗格·諾爾斯凈資產曝光 約500萬美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