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一天一會”談經濟 釋放宏觀調控三原則
2014-07-18 07:27: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彈性底線: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都可接受 在去年經濟半年報發布前夕,李克強首度明確“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具體內涵:宏觀調控要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自此以后,官方可以忍耐的“下限”究竟是多少就一直是市場各方熱議話題。一些投資者希望探尋出這一數據,來找到官方重啟大規模刺激的時點。 不過在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看來,尋找中國經濟“下限”的具體數值意義不大。他分析說,在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期、此前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速的長期趨勢是溫和回落。 而觀察中國經濟在過去兩年多時間里的表現也可以發現,中國GDP增速最高達到7.9%、最低探至7.4%,持續在0.5個百分點內窄幅波動。因此經濟增速的短期波動不應該是研判中國經濟的關鍵,觀察中國經濟的主要視角應該放在經濟結構是否優化、系列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等問題上。 而事實上,李克強在今年年初就已經明確表示,2014年7.5%的GDP增長目標是有彈性的。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既然說GDP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5%左右,就是有彈性的,“至于你說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這個GDP必須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使居民收入有增長”。他表示,中國不片面追求GDP,但還是需要貼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質量效益、節能環保的GDP。 在15日與經濟學家座談時,李克強再度闡釋了用多重目標代替單一增速來考察經濟的思路。他表示,把握經濟運行合理區間,既要關注經濟增長,保持今年經濟增速在7.5%左右,也要關注物價水平,把物價漲幅控制在3.5%左右,更要突出就業、收入等民生內容。只要我們的發展有就業、增收入,有質量、提效益,節能環保,沒有水分、實實在在,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 |
相關閱讀:
- [ 07-17]李克強: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 [ 07-17]部分地方現"為官不為" 李克強:庸政懶政同樣是腐敗
- [ 07-17]李克強布局經濟“下半場”:確保完成主要目標任務
- [ 07-17]李克強:政府公信力是執行力的基礎
- [ 07-17]李克強:政府公信力是執行力的基礎
- [ 07-16]李克強致電祝賀容克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
- [ 07-16]李克強:讓市場充分競爭公平競爭
- [ 07-15]為“政府責無旁貸”叫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