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7月21日電(張駿 劉波)21日,記者從浙江杭州市檢察院獲悉,杭州市檢察院批捕、起訴的全國首起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于2014年7月一審宣判,被告人被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該案是今年1月1日中國將恰特草列為精神藥品管制范圍以來,全國首例非法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件。 據杭州市檢察院依法審查認定,該案埃塞俄比亞籍被告人曾于2013年攜帶過恰特草入境被查獲沒收。 2014年1月13日晚19點左右,被告人乘坐ET688次航班從亞的斯亞貝巴抵達杭州蕭山機場,入境時選擇無申報通道通關,未向海關申報任何物品。杭州蕭山機場海關在其隨身攜帶的雙肩背包內發現用錫紙包裹的3捆植株,經鑒定系恰特草。 2014年7月1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支持指控事實及罪名,并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7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據了解,恰特草俗稱巧茶、阿拉伯茶,產于東非和阿拉伯半島等地區,莖葉含有天然安非他命,咀嚼時其中含有的令人興奮的成分對人體中樞神經有刺激作用,使人上癮,是一種軟性毒品,被稱“東非罌粟”。在美國及歐洲大部分國家,恰特草都被列為Ⅱ類軟性毒品,禁止入境及流通。 并且,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安部、衛生計生委公布的《精神藥品品種目錄(2013年版)》已于2014年1月1日實施,該目錄將恰特草與冰毒、氯胺酮等一同作為第一類精神藥品進行管制,屬刑法、禁毒法所指的毒品范圍。 有關專家指出,本案的辦理,對于打擊恰特草這一新型毒品,維護社會秩序,鞏固我國的關防安全,均有重要意義。 另外,杭州市檢察院也注意到恰特草在埃塞俄比亞當地是合法交易的,已建議杭州海關加強宣傳,在入關通道醒目位置明確提示恰特草在中國屬于毒品,禁止攜帶入境。(完) |
相關閱讀:
- [ 06-26]郵寄走私毒品花樣翻新 海苔藏毒寄往澳洲被截獲
- [ 05-05]重慶海關破獲首例航空口岸走私毒品(圖)
- [ 04-11]新疆破特大跨國走私毒品案 590公斤海洛因藏身貨車
- [ 03-28]意黑手黨組織年收入數百億歐元 主要靠走私毒品
- [ 03-20]貌似千頌伊韓國女子假借旅游 走私毒品到臺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