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金磚新機構將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補
2014-07-22 18:29:44??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7月21日文章,原題:金磚新機構取代不了IMF 上周,金磚國家(Brics)在巴西福塔萊薩舉行會議。金磚國家宣布,在向長期經濟增長提供資金方面,它們自己組建的開發銀行要么將成為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補充,要么將成為這一多邊機構的競爭者。 不過,金磚國家之前已經提到過要推出一家開發銀行。金磚國家宣布了一項1000億美元的應急儲備安排,目的是幫助新興市場國家應對會導致其經濟脫軌的外部沖擊。這一機制挑戰的將不僅僅是世行(中國提供的開發貸款已然超越了世行),還有其更強大、更富爭議的姐妹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不過,金磚國家這一機制最終將成為一種補充,而不是取代IMF。 IMF在危機應急貸款上強加的條件,已使它在很大一部分新興世界淪為不受歡迎者——如今在西歐也是如此。IMF通常要求受援國政府采取加稅和減支措施,結果讓這些政府在國內淪為千夫所指。對金磚國家來說,要確定哪些沖擊真的來自外部、需要提供暫時緩沖,以及哪些沖擊需要出臺IMF紓困所要求的那種政策變化,將不是一件容易事。全球糧價下跌會對農產品出口國的國際收支造成負面沖擊,但只有傻瓜才會因盲信價格終會回升而向該國提供無限期紓困。如果價格不回升,該國政府為了讓經濟恢復平衡,可能將不得不減支加稅。 新興市場國家以前也曾嘗試建立取代IMF的機制,但因過于擔心會讓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感到受欺負,這些嘗試迄今裹足不前。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IMF提供的貸款附加了極其繁多且咄咄逼人的條件,引起了受援國的不滿。那次危機后,東亞國家建立了一系列貨幣互換安排,以求在危機來臨時調用他國資源。然而,這些貨幣互換安排從未得到使用,就連強化后的舉措也不太可能憑一己之力收到成效。 金磚國家主導的全球金融架構的應急機制以及整套理念的弱點就在這里。盡管IMF和世行等機構存在種種缺陷,但它們很清楚什么原則是它們的動力所在,以及該如何落實這些原則。而金磚國家各成員國在財政政策、金融自由化和宏觀經濟管理方面奉行的方針彼此差別極大,它們難以達成類似的思路統一。金磚五國的新機構若想發揮效力,需要達成類似的統一思路。 |
相關閱讀:
- [ 07-15]IMF警告若出現更多沖擊 歐元區恐停止復蘇
- [ 06-13]IMF警示全球樓市過熱風險 敦促加快行動抑制房價
- [ 06-12]IMF建網站關注全球房市波動
- [ 06-06]IMF高層指出中國經濟無大幅放緩跡象
- [ 05-30]烏克蘭新總統擬提高士兵津貼以壯士氣
- [ 05-15]美國高校向名人演講說不:拉加德被拒米歇爾改行程
- [ 05-14]美媒:IMF報告顯示中國在亞洲影響力超過日本
- [ 05-11]俄羅斯經濟專家稱IMF對烏克蘭貸款“不是禮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