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考古,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項充滿神秘色彩,而且專業性極強的工作,然而,在吉林省,隨著當地首座“模擬考古發掘現場”的建立,普通人也將有機會親自動手,體驗考古的樂趣,學到考古的知識。 這個模擬考古項目是通過模擬的形式為考古愛好者提供一種親自動手參與考古發掘實習項目,參與者可以在現場體驗到考古發掘的科學性、神秘感和成就感。據了解,這種模擬的體驗在全國并不多見。吉林省首次模擬考古發掘現場建在吉林省博物院,大概50平方米的活動區域被分成了6個“探方”,每個“探方”里填滿了泥土。這也不是普通的泥土,這個土層由下向上分別是黃土、紅土和黑土,也是從黑龍江等地專門運送而來。土中放置了各種瓷器和陶器,有完整的也有殘片。體驗者在博物院專業人員的講解指導之下,用手鏟、洛陽鏟、毛刷等專業的考古工具一層層的撥開泥土,找到埋藏在里面的寶藏,并做好記錄和存放。這個現場完成按照野外真實的考古場地搭建而成,發現過程也同樣充滿了專業的味道。 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由于現在吉林省博物院的模擬考古現場剛剛建成,目前還僅限于和一些中小學展開合作,免費提供給學生來進行一場考古發現之旅。但是考慮到公眾考古的文化需求,博物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個項目運作成熟之后,會適時向社會開放。同時由于開展這個模擬考古項目需要不少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全面開放之后,會考慮采取預約管理的方式,適當收取費用。(記者趙孟秋) |
相關閱讀:
- [ 07-27]吉林建“模擬考古發掘現場” 市民可體驗考古樂趣
- [ 07-10]云南一銀行舉行反恐演練 模擬假運鈔車接款
- [ 06-21]南京青奧會語言類志愿者情景模擬對抗外語大比拼
- [ 06-07]北京西站舉行處突模擬演練 特警攜槍參加(圖)
- [ 05-28]老人被撞身亡無人目擊 民警模擬行車抓住肇事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