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不忘同步治“城市病” “當前的增長是與經濟、社會、城市發展相協調的增長。”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上半年數據顯示,物價漲幅控制在2.2%,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1.35%的較低水平,社會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新方案的保障對象由16萬人擴大到22萬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最低工資等各項社保待遇標準提高10%左右。這一系列數據都證明,本市經濟發展是與社會發展相協調的。 經濟發展不忘與治理“城市病”協調推進。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市上半年已實現了213家污染企業停產退出,拆除違法建設861萬平方米,累計處理污水6.7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4.4億立方米,清運處理垃圾287萬噸,城市水電油氣運各項保障安全平穩。 上半年穩增長·亮點 政策重在調結構惠民生 政府投資瞄準城市病治理領域 “立足于改善民生的投資和財政支出快速增長。”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說。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軌道交通投資同比增長23.7%,水務領域投資同比增長56.1%,分別高于全社會投資17.1和49.5個百分點。財政支出投向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力度加大,其中投向醫療衛生、節能環保、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增速都在40%以上。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政府投資重點更傾向于向大氣治理、垃圾污水處理、交通治堵、保障房建設等“城市病”治理、功能提升和民生領域傾斜,集中力量系統解決一批重點問題,包括壓減燃煤、平原造林、河道治理、污水垃圾處理、軌道交通、微循環道路、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養老設施、中小學建設等方面。 產業“舍棄清單”清晰首都定位 最近,本市新發布了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這份“舍棄清單”的目的就是對新增產業嚴把準入關,嚴格控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增量。 對于存量產業,從就地淘汰、轉移疏解、技改升級三個方向穩妥有序地調整。具體辦法是:就地淘汰一批,上半年實現213家污染企業停產退出,完成全年任務的71%;技改升級一批,對城市運行必要、有一定提升空間的產業,按照更嚴格的資源、環境標準,引導結構調整、技術升級和循環化改造;調整疏解一批,加強區域性物流基地和專業市場疏解的區域對接協作。 完善中心城對外快速路網疏解功能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上半年本市著力完善中心城對外快速路網體系,“為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創造條件”,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一系列疏解措施包括:開工建設長安街西延,打通中心城西大門,為新首鋼功能區全面啟動釋放積極信號;加快建設上莊路南延(西山隧道),新增海淀北部地區進出中心城區快速通道,緩解圓明園西路交通擁堵;加快萬壽路南延、馬家堡西路南延、京良路東段建設,增強中心城與城南地區交通聯絡,緩解京開高速、京石高速交通擁堵;加快建設廣渠路二期(五環—通州怡樂西路),緩解京通快速交通壓力;加快推進姚家園快速路前期工作,加強與東北部城市組團交通聯絡,一并緩解首都機場高速交通擁堵狀況。 建成百個“一刻鐘服務圈”示范點 民生消費方面,本市上半年建成102個“一刻鐘服務圈”示范點,七項商業便民基本服務功能已進入1900多個社區,覆蓋率達70%。早餐惠民工程在東城、西城兩區完成130家固定早餐門店新建或改造試點,增加搭載早餐服務連鎖便利店60家。 此外,推動便利店連鎖經營,目前全市有24小時連鎖便利店500家,遠郊區縣連鎖超市(便利店)3100多家,城市物流末端共同配送網點服務社區居民超過500萬人。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王海亮 |
相關閱讀:
- [ 07-25]日本政府白皮書稱促進女性就業可帶動經濟增長
- [ 07-20]二十國集團舉行貿易部長會議 重申經濟增長承諾
- [ 07-18]日本政府將成立新組織 擬解禁賭場刺激經濟增長
- [ 07-16]流動性充裕支撐經濟增長
- [ 07-15]央行官員: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大 應降準降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