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氣污染整改限期 專家:需目標倒逼和標準嚴控
2014-08-01 08:08:23??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經濟之聲:我們知道華北的霧霾污染時間很長,這次有關部門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此次整改重點集中在電力、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四大行業,涉及大唐發電、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首鋼股份、河北鋼鐵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要在2015年底前實現近500家企業的治理,而且有很多重量級國企,怎么樣才不會流于形式和表面文章,真真正正把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下來? 李佐軍:要想把大氣污染排放總量真的降下來,從手段來看,有兩個方面的關鍵手段,必須要重點考慮。一個是目標倒逼,就是指定非常明確的減排控制的目標,用目標來促使各個主體實實在在把污染排放減下來。第二個方面的手段就是標準嚴控,也就是通過已經制定的,或者將要制定的標準,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把污染排放物總量把它降下來。從各個主體的表率來看,因為涉及三大主體,每一個主體都要實實在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從政府這個角度來看,政府最重要的實際上是要轉型,也就是說由原來的經濟型政府要向社會型政府轉型,把政府的主要職責放在環境保護這方面的定位上面來。從企業來看,尤其是國有企業還有很多央企來看,要帶頭,因為污染減排是一個全社會大家共同要努力的事情,對國企來說承擔更大社會責任,帶頭的做好工作。 經濟之聲:所以我們通過目標倒逼以及標準嚴控這是兩個方面,還有第三個方面? 李佐軍:剛才說主體來看有政府要轉型,國有企業要帶頭,還有就是社會方方面面也要加強監督,社會作為每個居民或者其他的主體來看,也要自覺的在污染減排方面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經濟之聲:當然我們一談到污染的防控,一個地區的污染必須進行區域聯防聯控,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尚有諸多問題需要理順。據了解,目前,京津冀三地的環境質量標準執行的是國家標準,但是三地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有所不同。如果實行環保一體化,企業的排污標準該如何制定并監督? 李佐軍:要實現環保的一體化,有幾個方面的一體化要一起考慮。第一個方面是標準要一體化,也就是說京津冀三地的企業排污的標準或者其他的標準,要逐步統一。第二個方面,還要政策也要一體化,因為涉及到治污還涉及到相關的財稅、金融、人才、科技的政策,這個政策要有統一的考慮。第三個是實施機制的一體化,也就是有關污染治理的機構,包括機構的職能,以及相關的激勵約束的機制,也要有統一的考慮,協調的行動。 還有一個方面是監管要一體化。因為政策也好、標準也好,它效果怎么樣,最終是要通過監管來實施的,來執行的。那么監管的話當然相關監管的機構,監管的辦法怎么來實行協調,整個環保一體化取決于整個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或者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因為環保它也不是獨立的,如果我們其他一體化比較滯后的話,環保一體化也可能難以取得實質性的成效。 經濟之聲:所以您談到了標準、政策、機制以及監管,而在這個機制方面,我們知道大氣污染整改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期間也會涉及到企業的整改,包括限產、停產,企業和地方稅收有損失,這方面的困難有沒有解決的方案? 李佐軍:困難確實不小,但是面對困難我們應該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案,尋找出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要調整觀念,因為過去很多地方,包括企業總是把GDP財政收入企業的效益作為最主要的考量因素,但是在目前環境污染形勢這么嚴峻的形勢下,我們應該把觀念更多的朝綠色、低碳這方面轉一轉,這樣你心里面感覺有的東西不是損失了,因為你除了GDP要收入之外,我們還要安全、還要健康、還要生命,這個關鍵要調整。 然后,還有調整的目標,原來我們以GDP論英雄的以企業單純的效益來論英雄的,如果我們把目標調整的更加多元化,更加合理。這樣的話,有些問題就它就變成問題了,困難也感覺不是那么困難了,方向目標變了。那么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通過制度政策的調整,為解決這些困難尋找出路。比如說要搞好生態的補漲,要加強財政的轉移支付,還要順應那些在污染治理方面做的比較好的企業和個體,提供應有稅收的優惠等等,那么這樣一些政策和制度,來解決面臨的這些困難。 |
相關閱讀:
- [ 07-30]京津冀鐵路快運專列開行10天:來者不拒 敞開受理
- [ 07-29]石家莊取消住房限購 京津冀一體化概念難解高庫存
- [ 07-28]京津冀一體化曹妃甸迎脫困轉機 此前幾乎成空城
- [ 07-27]京津冀一體化規劃即將報國務院
- [ 07-25]京津冀長途漫游費有望逐步取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